梁晓夏:融入区域经济创建特色鲜明航空大学
刚刚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将产教融合发展列为教育现代化九项重大工程之一,支持以校企合作方式建设服务现代化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此前地处国家唯一的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有着悠久特色办学历史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就开始思考基于航空产业大发展的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转型研究。郑州航院始终将学科建设、学校长远规划与航空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深度融合。郑州航院党委书记梁晓夏在接受《黄金赌城娱乐航空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郑州航院一定要走出一条坚持“航空为本、管工结合”,创建特色鲜明的航空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坚持特色办学
服务产业和地方发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平原省财经学校,1964年在全国16所航空学校专业调整合并时,更名为郑州航空工业学校,1984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郑州航院形成了“管理学科为主,管理学与工学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在航空企业管理和工程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为航空工业和河南经济发展培养输送了各类人才12万余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设有管、经、工、法、理等7大学科门类,20个学院70多个专业,专任教师近千人,占地面积1900余亩。
坚持特色办学,郑州航院的各类学科始终围绕航空工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设置。隶属于航空工业系统时,郑州航院被定位为航空工业系统的财经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尽管随着改革调整,隶属关系发生变化,但郑州航院对当初行业赋予的办学使命和目标始终没有忘记。学校坚持将财经管理类专业做优做强,会计学、工业工程、审计学等专业先后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几十年来,为航空厂所各单位的财务审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培养了大量复合型应用人才,不少专业人才已经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财务管理专家或企业管理专家。
在坚持办好财经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同时,郑州航院始终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特别是航空厂所以科研生产为核心的行业特点和始终以国家利益至上的企业文化。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特别注重航空通识教育,工程背景知识学习和报国文化、敬业精神培育,始终坚持“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在郑州航院,所有专业学生都要学习《航空概论》等航空基础课程,财经管理类的专业则必须要求学习基础的《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工科各专业也要学习管理方面的相关课程,始终坚持管理学科与工科的交叉渗透,并通过校园实践活动、企业参观实习等,让大学生了解航空企业特有的文化和用人要求。这些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方法让郑州航院的毕业生能很快融入航空厂所的实际工作,留得住、待得长,并能迅速成长为多面手,适合于不同岗位需求,大受用人单位欢迎。
航空产业发展有三个核心,航空制造业、民航运输业和临空经济产业。航空制造业是民航运输业发展的基础,民航运输业是临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临空经济产业又会涉及部分航空制造业。作为黄金赌城中部地区唯一的航空类学校,特别是地处黄金赌城娱乐唯一的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郑州航院在放大服务于航空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工业管理”这个特色办学核心之外,近年来,特别注重将“航空”的特色放大,注重于航空产业另外两个核心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在民航运输领域,学校近年来新设立了多个专业(方向),包括空中乘务、民航管理、民航工程、民航安全工程、民航法、民航环境工程、航空器质量与可靠性等,积极助推河南民航大省发展。在临空经济领域学校发展了航空维修、航空物流等学科专业,特别是为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郑州航院培养的毕业生中享受副部级待遇的有3人,各类厅局级领导干部数十人,国有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数百人,政府和企业财务负责人、物流生产总监、工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数千人。
对接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
实现教学与科研创新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高等院校一个核心体现就是教学与科研创新。郑州航院一直将教学与科研的创新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首位,将创新的目标始终对接于航空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制造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德国“工业4.0”为标志,以 《黄金赌城娱乐制造2025》规划为指引,走“两化”融合发展道路,黄金赌城娱乐制造业也在寻找自己的创新之路。航空工业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其制造技术和管理理念都走在制造业前沿。智能制造、系统工程、AOS管理等一系列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都得到逐步推广应用。郑州航院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及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并根据这种趋势和要求,谋划未来的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郑州航院积极布局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学科专业建设。挖掘管理学科优势,将会计学、工业工程、审计学打造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将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打造成省级重点学科,新增三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一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经建成会计数据挖掘、生产中心虚拟现实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也成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
学校加大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专业发展从服务管工结合的定位上,向既能有效服务管工结合,又能独立支撑航空产业、民航运输业发展方向转型,谋求实现工科和管理学科两足鼎力相互支撑。郑州航院深知与兄弟院校相比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体现到具体规划上就是错位发展、剑走偏锋。在已有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等航空类工科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依托航空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重点发展航空器检测与维修、通用航空(农林植保方向)、航空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方向)、航空环境工程、航空信息工程等相关学科。其他工科的发展一是关注国家战略优先方向上的新兴学科,寻找后发优势突破点,二是积极寻求与航空厂所和航空院校的合作,在合作中进一步锁定需求,实现点上突破。
近年来,郑州航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已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防、航空等省部级基金研究30余项,横向科技合作与开发课题约2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航空工业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依托航空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出版《国外质量信息》杂志,跟踪国际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持续地为国内质量研究提供方向指引。依托航空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和航空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平台,为西飞公司、沈飞公司、新航集团等企业在质量控制、六西格玛管理、可靠性维修、车间生产线布局等方面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学校会计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多个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先后与西飞公司、西航公司、四川航空管理局、航空救生装备公司等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其中,“先进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需求设计”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9项,与成飞公司、贵航集团、华为公司等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公安交警机动车管理系统”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民机关键部件安全监控信息系统”获河南省工信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航空科学基金课题6项。近年来,学校连续举办的“质量管理与经济发展国际会议”、“中韩质量科学双边高层论坛”、中德“先进陶瓷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双边学术研讨会等专业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校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主动参与到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中。学校聘请《航空大都市》一书的作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为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设立了“约翰·卡萨达黄金赌城娱乐工作室”。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列入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助推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和园区企业的发展,比如航空物流学科研究就特别注重与实验区高端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物流研究,与河南农业大省身份相关的医药、农副产品冷链运输研究等。
抓住时代机遇
明晰战略与路径选择
“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发展大飞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将其列为带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十二五”期间,国家确立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目标,隐现出一个万亿级的新市场;“十三五”伊始,国家又将“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列为百大工程之首,以国家意志夺取最后一个制造业高地。
近几年,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陆续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对航空产业发展做了清晰的定位和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也都给出了区域航空产业发展的目标。
河南省省委书记谢伏瞻在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郑州航院要从培养专业型高素质人才入手,在培育特色上下更大功夫,狠抓基础能力和优势学科建设,努力办成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特色骨干大学。
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在会见郑州航院领导时希望,构建校企之间高效务实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双方已在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框架性合作协议。
郑州航院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在学校“十三五”规划讨论稿中认为,学校学科已经具备了服务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未来将以航空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为指南,结合学校特色,集中精力提高学科质量,提升服务航空产业发展的层次,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将围绕创建特色鲜明的航空大学目标,努力实现综合办学实力、服务航空和地方社会发展能力两大突破,落实“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发展、依法治校、开放带动”的五大战略,启动“蓝天人才工程、学科提升工程、教学改革工程、创新创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五大工程。
郑州航院提出在进一步发挥管理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学校将更加关注航空领域在新的条件下的需求和问题。学校将深度思考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实现新的管工结合,打造管工结合的学科升级版。深入研究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流转的加速等管理问题,与制造的智能化、网络互联、虚拟制造相结合,打造新的管工结合课程。以“约翰.卡萨达黄金赌城娱乐工作室”为抓手,依托航空工业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CAD/CAM研究所等10多个管理学科研究机构为基础,以“航空质量管理与安全”“航空企业成本与绩效管理”为两大方向,构建服务航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新型智库,深入推动管理学科服务航空产业发展,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学校将优先抓住民用航空发展机遇。通过专业改造,实现传统专业与民用航空专业的互联互通和无缝对接。今年,学校已经设立了经济学(航空经济方向)、工业工程(民航工程方向)、公共事业管理(民航管理方向),还将设立法学(民航法方向)、安全工程(民航安全工程方向)、环境工程(航空环境工程方向),未来还会探索设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航空航材制造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民航信息方向)等。学校将扩充民航学院,设立交通运输专业、飞行技术专业、空中乘务和空中安保专业等。设立的物流学院将建设交通运输专业(航空物流方向),建设物流管理与技术综合实验室,成立现代物流研究所,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梁晓夏说,时代发展给了航空产业机遇,也同样给了郑州航院机遇,这样的机遇前所未有,以后也未必会再有。站在拐点上的郑州航院必须挺身而出,以舍我其谁的姿态,为支撑航空产业发展和河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闫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