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
原标题: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大家谈)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一起为振兴乡村文化出谋划策。
——编 者
文化活力在于交流
王云长
将课堂搬到古村落,看民间艺人编草鞋,在祠堂里听历史故事,在文化礼堂里学木版年画……在浙江的“国际研学村”,村民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外友人攀谈。中外文化在村里交流碰撞,折射出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气象。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国际研学村”的经验表明,只有流动的文化才能活力四射。当地通过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常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晒村歌”“办村晚”,把文化“种”进人心。在这样的导向下,村民全员行动,邀请专家指导,传承民俗文化,丰富非遗业态,厚植文化优势,为国外友人打造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中华文化大课堂,催生出乡村旅游、民宿经济、艺术创作等新业态,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事实证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需要立足乡村文明,健全乡村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从而避免乡村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此基础上,推进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发展打开想象空间。
让村民唱主角
徐卫清
“村口搭舞台,免费看大戏。”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各地在送文化下乡上铆足了劲。“送戏进村”“送电影下乡”“百姓大舞台”等精品进村入巷,“农家书屋”“文化综合服务站”等工程纷纷落地。在家门口能欣赏精彩文艺,让村民有了切实的文化获得感。
然而,有群众反映,一些地方“文艺队来了乐哈哈,文艺队走了两眼瞎”。送文化“不解渴”,不能满足老百姓“想看就看”的愿望。可见,不仅要把文化“送下去”,还应“种下来”。调研时发现,有的村子组建了自己的文艺队,由专业老师手把手教、村民面对面练。如今,这支文艺队成了四邻八乡的明星,连续4年举办农民春节联欢会,红绸舞、街舞、小品、独唱、架子鼓……个个节目都很有范儿。
让优秀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重在让老百姓当主角。既要大力挖掘民间艺人,也要加强乡村文艺人才培养。一手送文化,一手“种”文化,身边人说身边事,群众的精神需求才能“解渴”,乡村文化才会根深叶茂。
多些接地气的共鸣
刘元通
到村里调研文化下乡,发现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设高台、布幕景、装灯光、请名角,却可能观者寥寥;另一种则是依山傍水、就地取势,或在大树下,或于清溪边,摆开一片场子,下去几个民歌行家,请上几位文艺村民,吹拉弹唱、七嘴八舌,其乐融融、颇为热闹。
为啥“高大上”的舞台表演,反而不如村民的自娱自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距离感。高大的舞台看上去很敞亮,却容易隔开观众,在心理上产生隔阂,“和看电视有啥区别”?而近距离、参与式的小场地虽然可能音不准、曲不全,但上场的“土乐”“土舞”,代入感、参与感强,自能引起村民共鸣。
乡村振兴,要处在文化振兴。推动文化下乡,需要摆脱那种不看对象“硬灌式”的文化输入,充分汲取乡土文化营养,多一些接地气的文化表演,让群众更方便地融入进来。只有最大限度缩短文艺与心灵的距离,充分激发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筑牢乡村文化的振兴之基。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