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保护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保护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文化界乃至社会各界来说,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都是一个重要命题。故宫有着将近600年的历史,故宫博物院也已经93岁了。它是否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提高文化质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要提高它的文化质量,首先我们要找出它存在哪些问题。
其一,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数量增长很快。从2002年的700万到2012年的1500万,10年间观众数量增长了一倍。故宫博物院去年接待观众1670万,成为全世界接待观众最多的博物馆。如何平衡参观数量、参观感受以及文化遗产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其二,故宫曾经只开放30%的区域。很多地方都立着一个牌子——“非开放区域,观众止步”。故宫藏有186万件文物,曾经只有1%左右是展出的,99%的文物在库房里睡觉。
其三,大量观众进入故宫博物院以后,就目不斜视往前面走。首先去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再看看皇帝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结婚,然后穿过御花园就走出去了,根本没有高质量的参观,甚至没有把它当作一座博物馆,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这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是世界上收藏黄金赌城娱乐文物藏品最多的博物馆,是全世界来访量最大的博物馆,通过这次难得的文化之旅,人们究竟能获得什么?故宫博物院作为文化机构,究竟能给人们奉献什么?我们做了一系列改变,其中一点就是扩大开放。2014年是个转折点,故宫开放区域超过50%,到今年已经开放了80%。过去“观众止步”的牌子被撤掉,“非开放区域”变成了展区、展厅、展馆。比如慈宁宫设立了五个雕塑展厅,把以前在城墙根下立着的、躺着的雕塑在这里展出。文物没有得到呵护时是没有尊严的,一旦把它保护好了,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又光彩照人了。
故宫文化遗产保护责任重大,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我们的答案是把这个责任交给全民,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我们开放更多的区域,把那些封闭的空间交给全体民众,如此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通过扩大开放,所有空间进入人们保护监督的视野,进入人们呵护的环境。再通过限流、全网购票,过去人山人海的故宫博物院一去不复返了。
接待再多的观众,开放再多的区域,到故宫参观的观众仍旧是全球人口非常少的一部分,怎样使千万级观众的博物馆变成亿万级的?答案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经过5年的提升,去年故宫博物院网站的访问量达8.91亿。我们把英文网站做得更加强大,世界各国的人都能通过网站来了解故宫文化;我们把青少年网站做得更加活泼,孩子们能在网上听有趣的故事;我们举办更多的网上展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我们加大微信、微博的宣传力度,不断增进学生和孩子们喜欢的话题,比如紫薇星系、故宫猫记、寻花图、紫禁城初雪美景,让人们获得生活的美好;我们制作APP,把《寒鸦月夜图》立体化,把藏品搬入“每日故宫”,搭建故宫网络社区,提升观众参与度;我们在端门建设了数字博物馆,数字地图、数字书法、数字长卷、数字多宝盒应有尽有,加上VR技术,观众可走进养心殿、三希堂,批批奏折,盖盖印章……
我们希望人们走进故宫博物院,看到的只有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一幢影响环境、影响安全的现代建筑,希望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百年。近年来,我们大规模整治故宫环境,拆除了135幢临时建筑;我们把所有的地面恢复成传统建材的地面,去掉了上千米的铁栏杆,把绿地养护得更好;我们把冰窖改造成观众服务区,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喝茶,还能了解冰窖过去的功能。
过去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产品缺少创意,把复制的瓷器、书画摆在那儿,买的人很少。文化创意产品必须结合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中希望有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同时,一定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把那些文化资源和文创产品对接,人们喜欢的文化创意产品就出现了。比如,我们的“正大光明”充电器、朝珠耳机,太和殿的藻井做成伞,脊兽变成衣服夹子等等。过去故宫商店有两大致命缺点,一是售卖的东西80%不是自己研发的。博物馆必须研发自己的文创产品,才能让人们把你的文化带回家。截至去年,故宫博物院研发了1万多种原创产品,年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10个亿。二是充满商业气息,缺少文化气息。博物馆的商店是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应该充满文化气息。我们今天不叫商店,叫文化创意馆。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要承担更多的职能。除北京故宫学院外,我们还在十个城市布局故宫学院的分院,通过它们使故宫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去年故宫博物院的教育活动达2.5万场次,是全世界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最丰富多彩、数量最大的。我们认为把大量营销收入投入到教育上是最值得的,能够帮助孩子们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作者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