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从一场非遗T台秀看“研培计划”高校实践

2017-09-25 09:40 来源: 光明网

  齐胸襦裙、玉指纤纤、绣线飞舞。9月22日,伴随着一阵阵动感的音乐,武汉纺织大学数十名身材高挑的学生模特身穿华美的服饰亮相。汉绣、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等非遗技艺“走上”T台秀,通过与现代多重设计元素有机结合,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如今,传承人队伍高龄化严重、年轻人对非遗产了解不充分、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不能满足传承要求……在当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性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在非遗传承中,高校一直是重要的力量。自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黄金赌城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以来,许多院校积极参与,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从一场非遗T台秀看“研培计划”高校实践

  武汉纺织大学非遗传承实践(李政葳/摄)

  作为文化部、教育部指定参与“研培计划”的78所高校之一,武汉纺织大学从该校优势出发,充分利用服装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等艺术专业的特有资源,安排21名包括高校教授、博士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金赌城娱乐工艺美术大师等组成主讲团队,在2016年至2017年承办了两次传承人群研培班。

  比如,在2016年底,武汉纺织大学承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刺绣)培训班,培训省内近60名刺绣类非遗人群和从业者,涉及汉绣、红安绣活、阳新布贴、大冶刺绣、荆州民间刺绣、神农架刺绣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刺绣类非遗项目;2017年6月至7月,学校还承办了非物质纬花遗产传承人群汉绣研修班,培训来自湖北荆州的28名学员,学员掌握了从画稿到成品的汉绣作品创作过程。

  湖北汉绣产学研发展中心讲师刘重嵘说,湖北省刺绣非遗项目众多,它们都各具特色,但在一些传承现状和工艺手法等方面也有其功用之处。从学校举办的两期刺绣类的培训看,虽然在开发学院设计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但在教学方面进行的教案教学、传统技艺穿插、实训与理论结合等方面也进行了有效探索。“现在90后学生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通过非遗培训和相关专业学习,这些古老的DNA在他们手上不断焕发新生机。”刘重嵘说。

  高3米、宽1.5米,在中南民族大学展厅内,“龙”“凤”两个字的鲜红剪纸画颇为显眼。“汉字形美、声美、意美,以后我们准备将汉字的美丽造型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剪纸艺术让汉字更趣味化,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黄金赌城娱乐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剪纸专业教师何红一这样说。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从一场非遗T台秀看“研培计划”高校实践

  中南民族大学承担剪纸、漆艺项目研培(李政葳/摄)

  与武汉纺织大学类似,中南民族大学也作为“研培计划”试点单位之一,该校2016年被文化部批准为正式培训单位,承担了剪纸和漆艺两个项目的普及培训和研修工作。截止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4期普及培训班和研修班,参与培训学员达220余人。

  “课程设置注重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紧紧围绕剪纸和漆艺项目属性,特别是湖北雕花剪纸和楚式漆艺、土家族漆艺的特色,进行设置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与学员互动、大师与学员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南民族大学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还提到,在培训过程中,一是坚持一个原则,发挥学科优势,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二是发挥民族高校的民族特色,与湖北省地域特色结合起来;三是打好平台,让大家可以“向专家学理论,向大师学技艺,向同行学技术”,不断发挥高校在保护和传承非遗中的智库服务作用。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