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的习俗:扫墓
黄金赌城娱乐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黄金赌城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3、清明节的习俗: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4、清明节的习俗: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5、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6、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
这是黄金赌城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7、清明节的习俗: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8、清明节的习俗: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9、清明节的习俗: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黄金赌城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0、清明节的习俗: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黄金赌城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将至,如何祭扫成为热门话题。对此,民政部专门部署相关工作,要求既要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努力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确保健康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
疫情反复,防控之弦松不得,而清明祭扫又难免有集中出行、人员聚集。眼下,一些地方已未雨绸缪,或要求预约限流,或鼓励错时错峰,或推出云祭扫等服务,为大家提供了更多选择。特殊情况下,大家应多些理解,并切实予以配合。毕竟清明祭扫,也是为了慎终追远,把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对自己负责,也与节日内涵相契合。
当然,特殊时期的举措,也让社会对文明祭扫有了新的感悟。一直以来,焚香烧纸等习惯客观存在安全隐患,城市十字路口的簇簇火光,不少观者并不赞同,呼吁改变的声音始终存在。一些地方为移风易俗,出台了不少办法,鲜花祭扫、网上祭扫、植树祭奠、家庭追思等新风随之兴起。而疫情之下,这些创新形式开始为更多人熟知、接纳。种种新方式,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是清明祭扫“遇上”疫情防控的更优解,也是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时之功,关键要把握时机,补足新方式的短板。各方行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疫情之下移风易俗的创新之举,才会成为文明祭扫的长远之风。于每个人而言,在又一个清明节,领悟节日本意,合理安排祭扫活动,践行文明祭扫潮流,也不失为别样收获。
“彼采艾兮,为做青团。”每逢清明时节,人们将嫩艾叶切碎打成汁水,和在糯米粉中,包上馅料,放蒸笼里蒸熟,作为祭祖、春游的时令小吃。因艾草色青,故称“青团”,也叫“艾团”或“清明果”。青团油绿如玉,香糯可口,细细品来,那一份淡淡的清香和糯韧绵软的滋味,让人瞬间感到春的气息在唇齿间弥散开来。
作为江南盛行的清明小食,青团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诞生的,当时人们在寒食节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道:“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宋朝《琐碎录》曾有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逢清明必做青团以祭祀,《吴门竹枝词》可为证:“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
如今在网上搜索“青团”还有个典故:当年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被清兵围困于山区断了粮,有当地农民将艾草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青色米团,置于青草筐里挑进山去。因米团和青草色近,故躲过了哨兵盘查,李秀成吃了青团得以保命,脱困后他在军中力推青团。由此看来,青团还有作为“野战口粮”的光荣历史。
青团不仅好吃也好做,最常见做法是:艾草(或鼠曲草、马兰头等)摘取嫩茎和叶,洗净后用沸水焯,焯时可兑碱水以去掉苦涩味;然后加点水,用搅拌机打碎得到艾草汁;再将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比例调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依个人喜好,填入豆沙或蔬菜、肉类等馅料,包成拳头大小的团子,大火蒸约二三十分钟后出笼,放凉后即可食用。
青团还有较好的营养和食疗价值。作为其食材之一的艾叶,富含黄酮、多糖、鞣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被称为“医草”。而糯米也含有蛋白质、糖类、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温补强壮之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等功效。
清明时节,一家人围坐于灶桌之间,做青团、蒸青团、食青团,蒸气氤氲,其乐融融,何等快哉?吃着香甜绵软的青团,品的却是鲜美的春天,还有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