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海运难题 多地拿出“解题思路”
■ 本报记者 魏 桥
一段时间以来,商务部对外贸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密切跟踪和调研,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针对企业反映的在海运运输方面遇到瓶颈这一问题,措施明确提出,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
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介绍,在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方面,商务部将在已采取措施的基础之上,从三方面支持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航运市场波动:一是会同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地方外贸企业和外贸运输公司开展对接,使海运运输的供需双方能够更好地匹配需求。二是鼓励航运公司开发线上平台,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订舱需求。三是会同相关部门,特别是海运主管部门,指导航运公司优化航线布局,保障拉美、中东、东南亚这些热门航线的运力供给。
打造“陆海通”数字物流平台,推动海运订舱、检验检疫等口岸功能前置,开通更多航线……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为保障外贸海运注入动能。
随着列车缓缓停下,从西安内陆港启运的满载轮胎的集装箱经过铁路、公路运输正式抵达青港物流货运场站,即将通过青岛港登船运往中东——这是典型的多式联运,也是业界公认的节省物流成本的运输模式。
据了解,在以往的监管方式下,上述一趟行程下来需要的凭证多达11张票据,操作人员在换票方面花费的时间就需要一天。而现在,一份入货通知就可以代替之前的全部票据,大大提升了物流时效。
上述创新正是通过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和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打造的“陆海通”数字物流平台实现的。记者从山东港口了解到,该平台全面统筹海关、铁路、码头等数据资源,此前需要人工对接的信息,如今全都放到平台上,实现了多式联运信息的互联互通。“一单制”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整个物流的运行效率提升20%,从西安等沿黄流域省市出发的货物,凭借一张票据,就能“沿着黄河遇见海”。
在保障外贸海运方面,山东港口还携手海关、铁路、船公司、代理等合作伙伴,推动海运订舱、检验检疫等口岸功能前置,将港口的功能复制到山东港口在全国建设的51个内陆港,出口企业可以在属地完成通关和查验放行,随后通过100条海铁联运班列和山东港口遍布全球的350余条航线将货物运送到海外。这种方式不仅为内陆地区打通出海通道,也实现了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
此外,记者了解到,相关港口正在加快全球航线布局。比如,10月份,山东港口青岛港开通三条“一带一路”集装箱航线,分别通往中东、东南亚、非洲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青岛港集装箱航线数已超230条。
山东港口烟台港则相继开通“烟台—意大利”“蓬莱—圭亚那”“龙口—开曼群岛”等新航线,加速构建直达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国家和地区的26条件杂货航线网络,涵盖项目物资、风电设备、工程建材、机械车辆等200余个货类,实现全球覆盖、全球送达。今年前10个月,烟台港中非班轮件杂货发运量达311.7万吨,同比增长239.1%,东南亚件杂货航线发运量达203万吨,同比增长48.3%。
无独有偶,厦门港在保障外贸海运方面也取得新成效。11月15日,“丝路海运”命名航线第2000万标箱在厦门港海润码头顺利装上葡萄牙籍集装箱船“阿联酋瓦法”轮,标志着“丝路海运”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了解,“阿联酋瓦法”轮执行的是亚洲—中东航线,沿途经停迪拜港、达曼港、巴林港等“一带一路”重要港口,青岛、厦门、深圳等“丝路海运”联盟港口的货物仅需15天左右就能送达5000多海里开外的波斯湾地区,港口、航运、贸易的深入联动在“丝路海运”航线上充分体现。
“丝路海运”是黄金赌城娱乐首个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记者从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天津港、上海港、阿布扎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12座全球主要港口,中远海运、海丰国际、地中海航运、阿联酋航运等数十家国内外航运企业参与航线命名;132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累计开行超17000艘次,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