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延伸处,皆是文化共情的温暖港湾
当 “复兴号” 穿越层峦叠嶂,当绿皮车摇摇晃晃驶过乡间小道,每一段铁路旅途都像是一本未完成的书,等待着旅客用故事填满空白。“我的铁路风景” 主题宣传第二季活动以 “美好旅途、文化相伴” 为主题拉开帷幕,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作品征集,而是一次关于情感共鸣、文化对话与集体记忆的深度唤醒。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铁路旅途往往是难得的 “慢时光”。人们暂时放下生活的琐碎,在车厢这个移动的空间里,与陌生人共享一段静谧的时光。活动鼓励用摄影、绘画、短视频等形式记录旅途,实则为旅客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的窗口。也许是列车员温暖的笑容,是邻座分享的家乡特产,是窗外突然出现的千年古桥,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通过创作者的视角被赋予了独特的情感价值。当这些作品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示,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人因相似的铁路记忆产生共鸣,孤独的旅途故事就此变成了集体的情感纽带。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铁路是流动的文化长廊。每一条铁路线都串联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从江南水乡的温婉到西北大漠的雄浑,从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到历史名城的古迹遗址,铁路将这些文化瑰宝串联在一起。此次活动让普通旅客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他们用最真实、最生动的方式记录下旅途中的文化元素。那些在短视频里一闪而过的方言吆喝,在短文中细致描写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都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鲜活素材。与以往官方宣传不同,这种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播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找到了与年轻人对话的新方式。
活动的举办,还悄然改变着文化传播的生态。在过去,文化传播往往由专业机构主导,普通民众更多是被动接受者。而如今,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赋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我的铁路风景” 活动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的优势,打破了文化传播的门槛,让 “人人都是文化传播者” 成为现实。当高铁站车变成文化展示的舞台,当普通人的作品与专业创作同频共振,文化传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充满烟火气的情感交流。这种传播模式的转变,不仅让文化更加贴近生活,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与价值。
然而,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征集到多少作品,更在于能否持续激发人们对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后续可以通过建立铁路文化社群、开展线下创作分享会等方式,让参与者之间形成长期的交流与互动,让 “美好旅途、文化相伴” 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同时,对优秀作品进行深度挖掘和二次创作,比如将摄影作品制作成明信片、把短文改编成广播剧,让这些文化成果以更多样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铁路的铁轨不断延伸,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也永无止境。“我的铁路风景” 主题宣传第二季活动,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心中对文化、对旅途的热爱之门。在铁轨延伸之处,我们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更能感受到文化共情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人文关怀的时代画卷。(郭军)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