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误用可能伤肾脏
许慧莹 李月红
药酒在黄金赌城的历史悠久,被视为强身健体的良方之一。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记载药酒方80余个,涉及到内科、妇科、儿科多个临床应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集了200余个药酒方。随着医学的发展,今天人们认识到药酒除了补身健体的效用外,也带来一些“意外伤害”问题。
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酒精
日前,一位85岁男性患者因“肾衰、全身皮疹”入院治疗。医生问诊得知,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两周前用人参和鹿茸等调制药酒,饮用3天后开始出现流鼻血、颜面部水肿、头顶和颜面多发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和脱屑。停止服用药酒后,皮疹仍逐渐扩展至背部、胸腹部和四肢,同时伴随尿量急剧减少,每天约400毫升左右且尿中泡沫增多,出现双下肢浮肿和血压增高。
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肾功能异常,血肌酐264μmol/L(男性正常值参考范围:54-106μmol/L),尿蛋白有两个加号,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大于100KU/L。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与药酒某些成分引起全身变态反应有关,引起了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病而导致肾功能受损。经过治疗,两周后患者的皮疹逐渐消退,肾功能恢复正常。
与上面这个病例类似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人与药酒“水土不服”的问题。
中药制成酒剂主要为了缓和药性、调整药物归经和降低毒副作用等。药酒根据所含中药种类分为单味和复方药酒;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口服和外用;根据功效不同分为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等。据记载,药酒主要分为治疗性和养生保健两大类,比较有名的是《和剂局方》中用于补气益血的十全大补酒,《圣济总录》中用于补肾壮阳的巴戟天酒,《绿竹堂集验方》中用于滋阴填精的人参固本酒,《长寿补酒》中用于强筋健骨的地膝酒、地胡酒等。
药酒的药材选择、基酒选择、配制过程、服用方法及适用人群均有严格标准,并非所有药材均可入酒,也并非人人适宜。如川乌、草乌中所含的乌头碱就属于毒性成分;雄黄酒中主要成分为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毒性极大。针对某种病证的治疗性药酒若被当作滋补类药酒,过量饮用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近年来,部分中药材造成肾功能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综合来看,常见易引起肾损伤的药物包括:1、植物类:雷公藤、益母草、细辛、芫花、乌头、马钱子、苍耳子,含马兜铃酸类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朱砂莲、寻骨风)等;2、动物类:全蝎、蜈蚣、斑蝥、青鱼胆、蟾蜍等;3、矿物药:朱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砒霜(三氧化二砷)、胆矾(硫化铜)、密陀僧等。其中,马兜铃酸类药物广泛用于泌尿系结石、产后乳汁不通、肾病消肿治疗等情况,但此类药物也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出现肾性糖尿、蛋白尿、肾小管酸中毒和肾间质纤维化,甚至在大量使用后可引发急性肾衰竭,因此要谨遵医嘱使用。另外,益母草在临床上大量使用于调理妇科血瘀,但若长期、大量服用单味益母草则有可能对肾小管和肾间质造成损害。
药与酒结合成为药酒后,除了药材是否适合个体及病症外,其中的酒精成分也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酒精与很多西药都有协同作用,可增加药物的毒性,因此在西药说明书上几乎都有服药期间禁止喝酒的说明。比如,酒精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即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甚至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等,还有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及抗凝剂等。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个人敏感性、应用药物剂量、饮酒量呈正比。机体敏感的患者仅进食含酒精的饮料、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甚至用酒精消毒皮肤都可能诱发双硫仑样反应。
所以,服用中西药物治疗疾病期间,尽量避免同时服用药酒,需要药酒作为辅助治疗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医辨证属阴虚或血热者、阴虚阳亢或里热实证者,如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失眠、易流鼻血、小便黄浊、大便燥结者等,均应慎服药酒。老年人服用药酒更要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醉酒、胃肠不适、呕吐、眩晕、血压波动等。西医认为,酒精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胃黏膜损伤、造成肝功能损害,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导致血尿酸增高、诱发横纹肌溶解和肾功能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高尿酸血症、痛风、癫痫等患者均不宜长期大量饮用药酒。酒精过敏、有皮肤病、感冒或发热期也应慎用药酒。
总之,药酒不只是药还是酒,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应用不当对身体造成损害。若不辨自身体质寒热虚实、不辨药性四气五味、不了解药物之间配伍禁忌,自行任意配制和服用药酒则安全隐患更大。
(作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医师)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