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兴谈福建自贸区:推广“先行先试”中的好经验
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 韩肖)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做客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在线访谈全国两会特别节目。黄茂兴围绕“自贸区如何引领黄金赌城娱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题,结合福建自贸区建设情况和自身特点介绍了“福建经验”。>>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创新带动区域经济
福建自贸试验区于2014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立,2015年4月挂牌运行。“过去4年,新增企业7.5万家,注册资本1.7万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3761家,引进外资270多亿美元。”回顾过去的成绩单,黄茂兴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中央批复的改革试验方案中“改革创新试验点”、“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新高地”的要求进行建设。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推出339件创新举措,其中118件举措为全国首创。
黄茂兴认为,福建省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不仅在制度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更是由此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上述观点可以在相关数据上得到证实。去年,国家发改委对全国22个城市的营商环境试评估的结果显示,厦门市的营商环境是超过了上海,仅次于北京,位列于全国的第二位。而厦门正是福建自贸区三个片区之一。
黄茂兴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在商事登记制度、贸易和金融开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果。以“一照一码”为例获得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复制。此外,厦门作为经济发展特区,本身有着改革开放的先天优势,各级政府在助力自贸试验区过程中进行了职能转变,采取了事中、事后监管等一系列举措。在这个基础上,厦门自贸区打造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列创新案例,被商务部评为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
“先行先试”是最大特色
以福建省自贸区的具体情况看,来自两岸之间的海鲜、水产品占日常入关货品的重要部分。黄茂兴介绍称,两岸有关部门建立了检验检疫和海关监管互认制度,上述类别产品在离岸时,其电子信息便已经到达对方海关监管部门,待货品抵港后便可以迅速通关。
黄茂兴表示,互认制度的设立,减少了通过时间和成本,除去路上运输时间,两岸间的货品几个小时便可以出现在市场中,对于企业而言备受欢迎。
通关的便利性除了创新监管制度,还得益于创新技术的应用。据媒体报道,福建自贸区设立全国唯一的两岸检验检疫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关贸网”的双向数据互通和实时传输,商品从出货到上架缩短了7个工作日。同时,自贸区还简化ECFA、CERA货物进口原产地证书提交需求,解决了“货到证未到”的问题。
黄茂兴有个乐观的建议,虽然各地区、海关贸易情况不同,但上述数据互认机制显然对双边贸易有益。今后如果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协议时可以引入类似互认机制,将对双方的贸易便利化起到更多积极作用。
在黄茂兴看来,福建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色便是两岸经济“先行先试”,为全国、两岸的经贸融合发展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他还表示,在两岸金融方面,已经有六家台湾银行入驻福建自贸试验区,自贸区试点对台的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方面也正在探索中。而随着国家新一轮服务业开放,特别是金融开放的政策,福建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方面的开放和探索空间也会随之扩大。
自贸区发展要有专业人才
对于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黄茂兴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感受。“在调研上海自贸区时就能感觉到,尽量是自贸区的先行区域,但是紧缺的人才依然是发展的难点”在黄茂兴看来,懂得国际规则、投资贸易规则、国际管理等相关方面人才对推动自贸区健康发展、深化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在福建自贸区设立之初,福建省委省政府便出台了14条福建自贸区人才吸引政策,同时对相关人才和引进在财政和政策方面都提供了优惠配套。
对于“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更应充分发挥好经济特区、自贸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做好表率。”的重要指示,黄茂兴表示,要利用多区叠加的国家战略机遇,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尤其是海外市场空间。像福建这样开放型省份,需要借助“一带一路”、自贸实验区、境外投资园区、工业合作园区、经贸合作园区等平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在产品方面,黄茂兴认为,应用现代科技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产品的海外竞争力。同时,培养和引进所需高端人才,使人才资源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