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融入年轻人“朋友圈”
连日来,笔者走访了江苏徐州、扬州、苏州等地,既被大运河沿线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非遗传承人对技艺后继无人的焦虑。
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是理论、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的结晶,工艺、工序复杂,初学者不仅要感兴趣,还要能坐得住,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和积淀,才能出成果。笔者在生产宋锦的苏州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为了寻找传承人,曾尝试过从工厂工人中挑选、从当地纺织类专业院校招募等多种办法,但年轻人兴趣都不大。
与宋锦织造一样,大运河沿线的扬州漆器工艺传承、邳州运河船工号子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面临类似情况,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在口传心授的状态,学成周期较长,学习阶段不能有稳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年轻一代不愿入行,老艺人子女也不愿继承。
加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既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眼下,如何创造条件让身怀绝技但年事已高的传承人将他们的技艺传给下一代,让年轻一代愿意学习和继承这些辉煌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运河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之一。
笔者认为,要破解运河文化传承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运河文化传承需要产业支撑,对适合开发利用的非遗项目,相关部门可以配套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非遗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年轻人加入。
另一方面,大运河文化传承想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还要加大对“师带徒”培养模式的支持力度。要发挥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带头效应,设立人才工作室等培养孵化平台。同时,推动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此外,大运河文化的传承还要注重发掘运河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尤其是融入年轻人的“朋友圈”,创作一批能满足普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审美偏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非遗传承的空间和市场。
在苏州宋锦文化园,笔者也欣喜地看到,流行元素与非遗艺术混搭的创意产品已经摆上展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驻足观赏,并拥有了固定的年轻消费群体。(蒋 波)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