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智慧规划赋能 老房重获新生

2025-04-06 07:51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智慧规划赋能 老房重获新生

2025年04月06日 07:51   来源:科技日报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介绍,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 

  “在城市更新和旧房改造过程中,规划设计是施工基础。它不仅关乎建造质量,更体现建筑蕴含的人文内涵。”黄金赌城娱乐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李佳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以倾斜摄影与点云融合建模技术(以下简称“融合建模技术”)、三维可视化WebGIS(网络地理信息)平台、室内污染物模拟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成果,使建筑设计更加精准、高效、绿色,为城市更新和旧房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融合建模技术:高精度“刻画”未来新居 

  测量是建筑设计的关键。随着科技发展,近年来,测量技术已从人工使用钢尺、测距仪等进行测量,转变为利用融合建模技术进行测量。 

  “倾斜摄影技术利用无人机等航空设备携带的多角度相机,对地面目标进行拍摄,并获取目标照片的定位定姿信息等。”李佳俊介绍,点云建模技术则可以将地面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海量点云数据转变为三维实景模型。 

  “以往,设计人员会单独使用这两种技术进行建模。但通过实际测验,融合使用两项技术能生成测量精度更高、纹理无缺失、几何结构更精细的三维实景模型。”李佳俊说,这两项技术能够互补,地面激光扫描仪能捕捉因屋檐遮盖无人机挂载相机无法拍摄的建筑细节,无人机挂载相机则可以补充地面激光扫描仪难以获取的建筑物屋顶数据。同时,地面激光扫描仪捕获的点云密度可达1万点/平方米,能够更精细地刻画传统建筑上诸如木雕、石雕等细节。 

  李佳俊介绍,利用融合建模技术生成的三维模型,居民可以直观看到房屋现状和翻新后的效果,方便设计人员和业主进行沟通交流。设计人员可以在模型上进行多种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提前发现潜在设计问题,提升设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 

  除此之外,在房屋翻新过程中,融合建模技术还可以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和布局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居民可以实现对家中相关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如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大大提升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李佳俊说。 

  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显示建筑“前世今生” 

  2018年,南起崇文门、北至雍和宫桥,全长5.2公里的北京崇雍大街启动更新改造。经过多年改造,如今这条大街旧貌换新颜。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街区风貌和人居环境提升。 

  据了解,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和WebGIS技术,使设计人员能够直观查看、分析和编辑三维地理空间数据。 

  “在崇雍大街更新改造项目中,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辅助设计人员完成了前期调研及方案设计工作。相较于传统的二维规划设计软件,它能将专业图纸变为虚拟场景,使设计师可实时查看模型的立体效果,实现‘所见即所得’。”李佳俊说。 

  李佳俊介绍,通过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居民能够直观地看到房屋翻新后的效果,提前参与到翻新方案的讨论中,确保翻新后的房屋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不仅展示了房屋的三维模型,还与房屋的属性数据相关联。“居民可以通过相关平台查询房屋的详细信息,如建筑材料、结构安全评估结果、翻新历史等,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这种信息的透明化有助于提高居民对翻新项目的信任度,也为后续维护和管理提供了便利。”李佳俊说。 

  室内污染物模拟技术:揪出隐形“健康杀手” 

  随着人们对住房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室内环境是否绿色健康成为大众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旧房改造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室内污染物模拟技术,为居民打造健康空间。”中规院北京公司建筑所总建筑师何易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该技术对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模拟分析,从而采取优化空间布局、配置通风换气设备和选择环保材料等多种手段,提升室内环境质量。 

  据介绍,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它们都是隐形“健康杀手”。室内污染物模拟技术通过嵌有流体动力学模型的软件,可对常见污染物进行追踪,并对空气流动路径、污染物扩散分布等进行综合计算模拟,精准预测翻新后房屋内的空气质量。 

  “室内污染物模拟技术具有实时污染物分析、减少检测及拆改成本和时间、快速应对设计变更等优势。”何易介绍,该技术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后,将进一步实现家居健康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目前,在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区改造设计中,设计人员利用室内污染物模拟技术快速锁定了主要污染源的分布区域。通过优化室内隔墙布局和调整新风机风口位置,设计团队有效提升了该小区住房的室内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让人沉浸式体验改造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在游戏娱乐领域大放光彩,也为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相比传统的二维图纸,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人提前“走进”未来将建成的建筑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体验,从而减少设计人员与非专业人士的沟通障碍,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建筑行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核心功能包括建立三维模型、实时渲染三维场景、跟踪定位以及交互等。”何易说,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手套或其他设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三维环境体验,使用户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建筑场景中。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有助于居民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还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 

  普通居民要想看懂融合建模技术或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生成的效果图,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然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居民几乎可以零门槛读懂设计图,“身临其境”感受设计效果。 

  何易介绍,在北京市延庆区旧房改造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让对设计一窍不通的居民“直观体验”了改造设计的成果。“居民们戴上虚拟现实头盔,‘看到’了新居,并对改造方案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设计人员共同推进了改造更新工作。”何易说。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硬件设备的持续进步,城市建筑改造更新将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何易对记者说:“未来,在更新改造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助力更多老房子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实现华丽变身。”(记者 孙瑜)

(责任编辑:韩璐)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