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视”大模型:让电网运行管理进入智能时代
◎本报记者 洪敬谱
在不久前的首届长三角地区数据挖掘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机中升智 AI守配网——视觉大模型在配电网数据挖掘中的研发应用》项目获一等奖。该视觉大模型是由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玄视”电力视觉大模型(以下简称“‘玄视’大模型”)。
“这个大模型能快速提取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并自动分级分类生成缺陷隐患工单,可为支撑配网架空线路日常运检、加快配网无人机规模化应用作出重要贡献。”1月13日,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生恒卓”)副总经理王海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10千伏白云113线路巡检已完成,请给我一份详细的报告。”
“收到!10千伏白云113线路,主要运行环境是城郊居民区,共有杆塔70座、设备元件总量262个,发现缺陷隐患289个,其中43个为一级,需要及时处理。”
……
以上对话是“玄视”大模型在安徽省电力系统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大模型带来的智能化,已将巡检图片的价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国家电网系统配网无人机巡检的规模化应用,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图片。目前,亟须通过一款电力视觉大模型高效准确地挖掘图片信息,进而助力配网运行管理的迭代。
作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下属的科技公司,明生恒卓承担了研发电力视觉大模型的使命。
朝着这个目标,明生恒卓2023年6月起与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耗时一年半,研发出了最新成果——“玄视”大模型。
“在应用到配网巡检的图像理解问题方面,该模型迭代速度快、性能好,省算力,能够轻松驾驭图片分析任务,相比人工,效率提升了80%以上。”王海港介绍。
“玄视”大模型首创了图片分层标注新思路,对采集的图片进行人工精细化标注,建立了百万级图片、千万级标签的高质量样本库。经过多轮工程化训练,该模型实现了对巡检图片的18类运行环境、18类杆塔信息、14类电力设备、23类电力元件和26类缺陷隐患的全息识别,准确率超过94%。
此外,“玄视”大模型非常智能。全量“飞巡”的图片库,经过该模型的信息提取,实现了配网线路透明化。
自“玄视”大模型在安徽全面推广以来,已累计完成19万公里线路、1300万张巡检照片分析,发现并消除7万处缺陷隐患,校核5700处基础台账问题,协助640条配电网线路完成数字化工程验收。此外,安徽省配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长同比减少32.7%,有效提升了配网可靠性。
“‘玄视’大模型不仅通过缺陷诊断为企业节省了超过2000万元的成本,还减少了社会因停电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王海港告诉记者。
为解决大模型落地难的挑战,明生恒卓还为安徽的市县级电力公司等单位量身定制了一体化配网缺陷智能诊断产品——“玄视”配网缺陷诊断一体机;未来,将以多种形态,拓展到输、变、用以及安全监督等领域,让人工智能走进电网的每一个角落。
王海港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迭代模型能力、拓展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电网高质量发展书写智慧篇章。”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