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圣元奶粉事件殃及乳业市场 检验制度被指存漏洞

2010年08月23日 16:48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2010年8月份,奶粉、雌激素、婴儿性早熟这3个高频词,留给人们一连串的疑问:多地女婴“性早熟”是否与患儿同时食用的圣元奶粉有关?尽管卫生部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但造成国民心理恐慌已是不争的事实。

  圣元奶粉事件殃及乳业市场

  □本报记者 杜二伟

  □实习记者 邢 文

  继三聚氰胺引发结石后,圣元奶粉“激素门”让黄金赌城的奶制品行业再起波澜。

  近日,卫生部一改此前责成地方核查“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的决定,明确表示直接介入事件调查。经过卫生部出面调查,一度沸沸扬扬的“儿童性早熟”事件原因水落石出。

  尽管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明确表明,婴儿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无关,但自从媒体报道半个多月以来,影响范围已扩大到国产乳制品行业。

  分析人士称,性早熟事件对整个奶业消费市场的购买需求是一种严重打击,预计事件将会在公众视线中至少停留3个月,负面影响至少还会持续一年。

  女婴性早熟是谁惹的祸?

  “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武汉3名女婴家长称自己的孩子食用圣元奶粉,因此他们怀疑是圣元奶粉惹的祸。

  邓小云是“武汉3名性早熟女婴”的母亲之一。她介绍说,2010年6月,她发现才1岁出头的女儿出现了性早熟症状,主要表现为两个乳房提前发育,皮肤下面有明显的硬核,同时阴道还出现了发炎的症状。

  “开始以为没什么大的问题,没有想到约一个月之后,这些症状还没有消除。”无奈之下,邓小云于7月5日带着女儿到武汉市儿童医院就诊。武汉市儿童医院的老教授江泽熙初步断定是激素引起的性早熟。

  据当地媒体报道,巧合的是,武汉市另外两名性早熟的女婴,所食用的为同一品牌奶粉。据邓小云称,在治疗期间,圣元奶粉的代理商曾数次找她了解孩子病情,并提出了赔偿意愿。“最开始圣元说愿意出2000元,我没有同意。后来有一次无意中说到20万元赔偿,如果我当时同意,他们应该会愿意协商。”

  邓小云说,之所以没有接受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圣元公司)赔偿的提议,是想先治好孩子的病和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致病的。“如果他们的奶粉没有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出钱?”虽然医院的医生也怀疑女婴性早熟可能与食用的奶粉有关,但他们仍然出言谨慎。

  武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姚辉教授介绍,几年来,儿童性早熟的病例慢慢增多,但两岁以下的女婴性早熟并不常见。“开始登记第一周,有4个女婴性早熟的病例,以前的没有统计过,一年下来估计有几十个。”

  武汉市儿童医院市场宣传部的张姓主任证实,包括邓小云女儿在内,该医院近来发现了多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他还介绍说:“儿童性早熟的病例较为常见,因为很多都是门诊,所以具体有多少例无法统计。”

  据姚辉介绍,以前没有想到把相关的病例做登记和总结,从近期她经手的例几个病例来看,在病情上有一些共同性,“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与奶粉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但也不能断定奶粉就一定没有问题。”

  与3名女婴的家长高度怀疑是奶粉引起婴儿性早熟的判断相比,相关医院和职能部门显得更为谨慎。

  2010年7月底,湖北省卫生厅、质监局、食品卫生监督局和工商等部门开了个会,对婴儿性早熟问题进行了研讨,据一位与会人士讲:“会上专家也说,儿童性早熟确实不少见,但婴儿性早熟的却比较少见。在会上也没有得出结论,但要求我们把情况及时上报。”

  湖北3名女婴性早熟事件被披露后,早熟女婴的范围迅速扩展到全国,先后有12个省会城市医院检测出早熟女婴,昆明市儿童医院青春期医学门诊一个月甚至接诊上千名疑似性早熟患儿。

  同时,据媒体报道,婴儿早熟的年龄进一步缩小。截至2010年8月5日,自出生就进食圣元奶粉的多个女婴,在医院检查时,被确认出现早熟症状,她们的年龄更是小得惊人:江西省奉新县10个月女婴,山东省临沂市8个月女婴,而广东湛江出现此症状的女婴出生只有3个月。而家长在申请奶粉检测时,遭到了质检机构拒绝。

  奶粉检验制度存漏洞

  弄清病理最直接的方法是对奶粉进行检测,然而相关的检测机构不接受个人的申请,而权威部门关于奶粉的检测指标中也没有激素这一项。

  圣元在公开信中称:“已将事态上报黄金赌城娱乐乳制品工业协会,并由其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恳请查明事实,给全社会一个科学严谨的交代。”

  目前,黄金赌城对奶粉的国家标准主要是做一些常规指标的检测,比如,营养指标检测、细菌检测、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但是激素检测并不在范围内。

  国家药监局负责药品检测的黄金赌城娱乐药品检验总所相关工作人员称,除某些保健食品之外,目前黄金赌城药检部门尚未开展食品检测业务,“要检测奶粉中的激素成分,现在肯定不能送检,而且不受理个人申请。”

  与此同时,对于圣元奶粉是否会引发婴孩性早熟,圣元奶粉公司公关部负责人张迎玖坚称,婴孩性早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能是因为食用奶粉引起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们的产品不可能让婴儿性早熟。”

  针对“武汉三女婴性早熟”的病例,张迎玖此前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已从网上得知消费者将奶粉送检。

  同时,圣元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称,圣元产品“激素含量无懈可击”。“产品反复接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测,均未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公开信同时称:“对于普通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心存误解我们表示理解;但是对于某些媒体断章取义、有意歪曲事实的报道表示遗憾。”

  圣元公司认为:“认定配方奶粉导致‘性早熟’是不科学非理性的,国际国内的大量科研文献对此早有定论;必要时,会采用法律手段来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纯进口奶源”,就这一点,圣元公司的官方声明里却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解释:圣元的公关部门和客服答的都不一样,有的说奶源来自欧洲,有的说奶源来自新西兰。奶粉罐上写的是来自欧盟,但是一行小字表示:“特殊情况下使用欧盟外的乳品原料,但仅限于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三国。”

  圣元公司对于奶源的这个表态,正是近两年黄金赌城娱乐乳业悲剧的化身:必须强调自己的奶源不来自国内。

  几年前,发改委曾经向各大乳制品企业提要求,必须有自己的奶源基地。但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活下来的黄金赌城娱乐乳制品企业纷纷和出事的奶源基地划清界限,过去鼓励和组织消费者参观基地宣传山清水秀的活动也不再举行了。

  当时做得最彻底的就是圣元,它把出事的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基地卖给了其他企业,黑龙江的基地交给了自己的低端品牌。

  国内乳业市场受到误伤

  2010年8月10日上午10点,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回答记者关于“怀疑因为食用圣元奶粉导致性早熟”的提问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说:“卫生部已经责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调查处理。”

  “对于儿童性早熟致病原因,专家认为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病因不明。无论是单纯性的乳房早发育还是真性的性早熟,都还不能断定患者与特定的食物或者环境之间有何种关系。”邓海华说。

  8月11日下午,按照卫生部的安排,湖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对圣元“早熟门”最先爆出的武汉3名女婴进行了集体会诊。会诊结果显示,未发现性早熟现象与特定食物或环境有密切关系。

  这个结果并没有完全打消疑虑:发育过早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奶粉里究竟有没有激素?

  关于儿童的性早熟在临床上应该有严格的、科学的诊断标准,它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假性性早熟中的单纯性乳房发育是女孩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性早熟的症状,发病率是千分之二。

  在事件发生期间,北京、济南、海口、深圳、广州等地部分超市的圣元奶粉纷纷下架。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圣元国际也出现“跳水”。

  8月15日,卫生部公布圣元奶粉的检测结果,为圣元公司澄清了事实。

  然而,在被质疑的一周时间内,圣元的品牌形象、现实销量以及其在股票市场上的损失,却难以计算。

  分析人士表示,圣元奶粉代表着国产奶粉,它的被误伤也迅速波及到消费市场对其他国产奶粉的信任。“早熟门”事件对整个奶业消费市场的购买需求是一种严重打击,预计事件将会在公众视线中至少停留3个月,负面影响至少还会持续一年。

  调查结果

  难掩消费者的担忧

  8月15日,卫生部就“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公布了对此事的调查结果。

  针对媒体报道有婴幼儿因食用圣元乳粉导致性早熟的情况,卫生部委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金赌城娱乐检验检疫科学院等检测机构,采用国际通行的检测方法,对乳粉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进行了平行检测。

  综合检测结果和临床会诊意见,卫生部专家组认为,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虽然卫生部公布了“圣元乳粉与儿童性早熟没有关联”的调查结果,但消费者对圣元奶粉仍有怀疑。

  8月16日,记者在北京多个大型卖场注意到,在奶乳专柜,被更多关注的是进口奶粉,而圣元优博和优聪奶粉则在货架的不显眼处。

  据记者观察,专柜前询问圣元品牌的顾客寥寥无几。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15日卫生部公布的结果显示圣元奶粉激素正常,但顾客对圣元产品还是半信半疑,没有人购买。

  8月17日,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发现,依然有家长抱着女婴做专项检查。记者就此询问了一位家长:“卫生部已明确性早熟与所食用乳粉没有关联,为什么还要带孩子来检查?”家长告诉记者:“检查了才觉得保险。”

  专家告诉记者,国内外都没有制定牛乳中内源性性激素限量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也不作为常规检测。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很不放心。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国内消费者已变得“草木皆兵”。一旦境外或国内网络上、消费市场里有不安全信息传播开来,便会在国内立即掀起轩然大波。而不少企业也往往在这种“不安全信息”的快速传播过程中被误伤。

  为了确保乳品安全,国家在2008年制定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加强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品生产、经营、进口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收购和加工尚处于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不符合健康标准或者没有经过检疫合格的奶畜产的,以及不合法规标准的生鲜乳,从源头上控制生鲜乳的兽药残留。

  2010年2月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主任。

  继2月9日,李克强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后,8月18日李克强在主持国务院食品安全会议时,特别提到了奶粉安全问题。会议对下一阶段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作出部署。李克强要求,当前要加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要做好问题奶粉的清查和销毁工作,铲除隐患,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感和消费信心。

  李克强表示,对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处置,决不手软,并加大曝光力度;对食品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责任;对接连发生问题的地区,要追究政府有关负责人的责任。要针对乳品、食用油等重点产品、行业和环节,强化整顿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严把企业准入关、产品出厂关和生产经营全程控制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靠,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责任编辑:高蕾)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