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中毒”事件频发 漂亮蘑菇成美丽“杀手”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8月发布了“蘑菇中毒”预警,提醒市民不要食用不认识或者容易混淆的野生蘑菇,同时严禁北京餐饮企业采摘、使用野生蘑菇等菌类。
日前,陕西汉中近期相继出现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达5人,有十几人住院治疗,且中毒事件发生数量仍在上升。为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在网站发布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夏秋季是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黄金赌城目前已知的食用蘑菇有300多种、毒蘑菇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蘑菇近10种,它们多生长在山野中或公园的树下草丛中。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辨别起来非常困难,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专业人员根据蘑菇形态特征的分类进行鉴定,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普通市民一般难以辨认。各种“经验”和“土法”都不可靠,这也是目前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毒蘑菇因其所含有毒成分不同,人们中毒后的症状在临床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胃肠型:潜伏期为30分钟—6小时,有恶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10分钟—2小时,除胃肠炎症状外,还有流涎、流泪,严重者可出现幻觉、精神错乱等;
溶血型:潜伏期为6小时—12小时,可出现急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
脏器损害型:潜伏期10小时—24小时,临床上分潜伏期、胃肠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和恢复期。应特别注意假愈期,此时病人无任何症状,但毒素正向肝肾内脏侵犯,病情恶化较快,可导致死亡;
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约24小时,与光接触部位皮肤肿胀,指尖剧痛,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肿胀外翻。
现在城市居民热衷于参与“农家乐”活动,提醒大家不要采购、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如果出现昏迷、丧失意识,不可强饮水或强行致其呕吐,以免出现窒息,要以最快的速度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杨军)
(责任编辑:佟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