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保健品市场消费陷阱:瞄准老年人治病长寿心理
6月18日,成都水碾河附近一菜市场里,不少老年人一大早来到一家保健品店免费测血压。
成都水碾河附近一菜市场里,两位老人通过一道小门走进保健品体验店。
@华西都市报:78岁的牟大爷看上一款理疗床垫,却在体验时意外身亡,死因至今是个谜。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老人往各种保健品上大把砸钱,而各种损害老人权益的事件却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思考:我们是否缺失了对家里老人的关爱?每一位老人是否该有更丰富的晚年生活?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东阳 吴柳锋 雷朋 摄影张磊 吕甲
78岁的牟大爷是郫县郫筒镇居民。今年5月24日,在一家名为“丽可”的保健品体验馆内,牟大爷躺上一张体验床垫作理疗,再没起来。
几经协商,体验馆向牟家赔了9万元。因双方私了,牟大爷未做尸检,他的死因至今不明。
近年来,保健品损害老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牟大爷的离开,我们不得不追问,理疗床垫何以能致人死亡?那些赚取昧心钱的不良商家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处?老人们为何对保健品集体狂热并深信不疑?
为此,华西都市报记者深入多个保健品推销讲堂,做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调查、接触了众多案例之后发现:一个专门瞄准老年人的所谓“保健品”市场正迅速扩张,商家为了营销不择手段,越来越多的老人正悄悄被啃!
A
体验馆靠啥吸引人?
●不到3个月,罗大爷居然买回了床垫、治疗仪、保健食品等共计5万多元的东西。
免费米面油 吊住老人胃
5月29日,记者找到牟大爷的儿子牟长建。对于父亲的死,他坚称体验馆负有责任。但死因是什么,他也不清楚。他说,父亲光顾这家体验店至少有四年时间,“积极性很高,每天必去。”
牟长建说,父亲生前经常从体验馆领一些米面油、棉被等回家,有时还跟着出去旅游。后来就买回一些保健品和床垫。“保健品买了5000多元,床垫1万多元。但即使买了那种床垫,他仍每天按时过去。”牟长建分析,或许是因店里人多,不像他在家里那么闷。
牟大爷意外死亡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在郫筒镇引起多大波澜——同样是郫筒镇的罗大爷,现在还经常光顾“丽可”及其楼上的“俏夕阳”体验店。
“比上班还准时。”罗大爷的儿子罗宇文(化名)说,父亲曾先后从两家体验店买回了一大堆保健品。“之前一家人多次劝阻都没用。争吵中,父亲居然说我们是吝啬钱而不顾他的死活。”罗宇文偷偷作了统计,不到3个月,父亲居然买回了床垫(11880元)、治疗仪(4180元)、保健食品(31456元)等5万多元的东西。
治病又长寿抓住老人心
无独有偶。近段时间,华西都市报也连续接到数十位市民的投诉称,家里老人“像被洗脑”了,用平时省吃俭用攒的钱,买回一些原本低廉甚至有害的所谓高科技器械、保健食品,。
家住成都北门大桥附近的杨女士说:“我老头子听了一个讲座,那里的工作人员说补硒可以治60多种病。我老头子的糖尿病之前一直很稳定,但他现在迷这个产品,病情出现反复。我们已经吵过很多次了。”
都江堰的张先生说:“我父母在高桥花8000多元买了6盒虫草精。我了解到这种虫草精一盒的正常售价不过几十元。”
郫筒镇的罗宇文说,为摸清保健品体验店如何忽悠自己的父亲,他让年长的亲属前去听讲座,并偷录了下来。在该段录音中,一男子以众多名人为例,宣称不吃保健品会早死,吃了保健品则会长寿。
纵深阅读
老年产业尚未规范化运作
省老龄办在去年底公布了一份“四川未来30年人口老龄化预测”。最迟在2027年,四川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最迟在2036年,四川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记者查询黄金赌城娱乐消费者协会去年发布的《2011年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报告》发现,食品、医疗和营养保健已成为老年人日常消费支出最多的三个方面。加上老人们对服装、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需求,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老年产业”。
记者同时也发现,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时曾专门提到:保健食品将另行规定。但至今仍无下文。
法规的缺失,让目前的“老年市场”尚未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作模式。而在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对虚假广告识别能力的欠缺以及维权的艰难,正在成为不法商家牟利的温床。
食药监局:9成保健食品广告违法 将启动专项打击
单就保健食品而言,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方数据显示,在去年和今年的1-3月期间,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属于虚假违法广告。其中,宣称有治疗作用的严重违法广告占虚假违法广告的39%。
事实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明确提示,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时,经常陷入五大非法宣传陷阱。并有针对性地提醒道:“药到病除”不可信、“健康讲座”为促销、“免费活动”为洗脑、“权威证明”属虚构、“专家义诊”是骗局。
5月27日,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部署,四川正式启动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其中包括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这之中,非法宣传最为普遍。四川省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取证是让他们最头疼的问题,要搜集到完整证据链不容易,要逮现行则更不容易。基层执法人员呼吁相关法规早日出台。
(责任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