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企业注册傍樟树造假 黄金赌城娱乐药都打假治标难治本
2013年10月25日 15: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江西樟树市素有“千年药都”之称,在日前举办的樟树第4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还被黄金赌城娱乐中药协会正式授牌“黄金赌城娱乐药都”。
然而,记者调查获悉,几乎无成本的假鹿茸腊片冒充每公斤6万多元的正品出售、成本悬殊达20倍的优劣“六味地黄丸”鱼目混珠……近年来,“药都”的金字招牌屡屡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制售假药不法分子的侵扰。为此,樟树市在加大打击查办案件的同时,却发现造假者往往藏匿于省外正规市场周围难以打击、一些外地企业注册时“傍”上樟树肆意造假又难以追查,打假陷入治标难治本的尴尬。
“金字招牌”屡遭“抹黑”
樟树药业的历史已有1800余年,赫赫有名的“樟树药帮”即形成于此。经历代药工、药商的努力,樟树中药声誉日高,尤以中药材的精良炮制蜚声海内外。然而“千年药都”这块金光闪闪的招牌也成了制售假劣药材的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
今年上半年,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樟树警方破获制售假药案件3起,刑拘9人,涉及假药品种10余种,保健品20余种,涉案总价值达到15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伙同他人,从今年3月初开始,在樟树市租用民房,雇佣工人,在未取得任何资质许可的情况下,大肆生产假药及各类假保健品,并通过互联网及电话等方式将假药及假保健品销往全国各地。
然而,与樟树查办的本地制假窝点相比,全国各地冒用樟树之名造假或向樟树流入假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一些中药饮片企业的外包装没有防伪技术,随便找个印刷厂,就能轻易复制。”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长黄小键告诉记者,今年1至9月,江西全省药监部门立案查处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案件共425件,其中涉及“樟树市”的就有212件,很多是假冒樟树中药饮片厂的名义生产,制假者将采购来的劣质药材简单加工一下,再装进仿制的外包装就拿到市面上销售。
“造假企业打着药都的招牌,樟树哪个品牌好,他就造那个品牌的‘山寨版’,这对樟树乃至整个中药业的影响是致命性的。”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龚千峰说,中药材市场上,入药的黑色水蛭用沥青替代,药用穿山甲以猪蹄假冒等现象层出不穷,以至有人说“中药墨墨黑,神仙都不认得”。
樟树市药监局副调研员鄢章发认为,外地人造假,坏的却是“千年药都”的声誉,樟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将对樟树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假药制售衍生“利益链”
暴利无疑是制售假药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记者调查发现,假药从生产到销售,背后已经形成复杂的利益链条,其产生的暴利更是可以高达数十倍。
“淀粉掺上胶黏合后,用动物毛皮一包裹、蒸熟,再切成片,就成了以假乱真的‘鹿茸腊片’了。”鄢章发告诉记者,去年樟树药交会上,他们查获一起涉案300多万元的销售假冒鹿茸腊片案,两名东北人借药交会之机,将假鹿茸腊片冒充每公斤6万多元的正品出售,其暴利可以说是“无本万利”。
据涉案人员交代,假鹿茸腊片的来源是东北一家正规参茸市场附近的制假窝点,在当地,制假团伙从假药生产到销售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内部分工严密,层层非法获利。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少数行政执法人员也很可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鄢章发说,今年樟树市药监局收到两份从国家卫计委转过来的函,涉及“樟树”数十家企业制售假劣医药用品,结果一调查,绝大多数不法企业都在外省外地,不仅注册地址虚假,连批号、联系方式都是假的。“外地有些中介机构,通过买通相关职能部门的内部人员,就能轻易进行异地注册。”鄢章发说,有的地方,甚至明码标价,花上几千或数万元就可以注册一家公司,并“傍”上樟树的名号,再以此为幌子制假售假。
从不法中介至职能部门“内鬼”,再到生产销售层层牟利,假药背后衍生出一条庞大的黑色“利益链”,而“千年药都”的声誉却无辜受损。
“假劣药的暴利没有天花板,药都的招牌却经不起折腾。”樟树市药业局副局长周正如说,以最普通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为例,用最好的药材可能需要200元,但用劣质的药材生产等量的成药可能只需10元钱。
药业打假亟待全国联动
假劣药材的侵扰让樟树日益意识到维护“药都”声誉的紧迫性。为此,在16日开幕的药交会上,樟树整合各方力量,采取措施,强化打假力度。
据了解,药交会组委会成立了打假组,抽调药监、工商、公安等部门人员,采取宣传教育、预防堵截、查找窝点、重拳出击相结合的措施,对会展中心展位、外围摊位、中药材店铺和保健品经营门店进行不间断巡查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药品。
在日常监管中,樟树通过多年的摸索,成立了由市政府、街道办(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三级联动的监控网络,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实行领导问责制。
“通过持续打假,药交会上假药现象已经遏制,本地市场也得到净化,但要根治被假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周正如说,打假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樟树“千年药都”的牌子才能永远铮亮。
然而,由于制售假药隐蔽性、跨区域性等特点,打击仍然面临诸多难题。
“中药制品也要建立溯源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随时查清在哪个环节造假掺假。”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副教授曹岚认为,目前国家对中药材造假的惩罚力度仍然偏轻,行政处罚较多,刑事处罚较少,客观上也让一些假药制售者产生了侥幸心理。
鄢章发认为,一些制假窝点往往藏身省外正规市场内或附近,采取“当天生产当天销售”的办法,且一旦流通出来就四处扩散,打击面临取证难;一些地方对公司注册把关不严甚至“内外勾结”,成为打击障碍。
为此,鄢章发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中药材造假现象,必须“全国一盘棋”,多部门联动,采取“打防并举,疏堵结合”的办法,既要加强对种植生产源头的监控,又要把好生产销售企业的注册关,通过动态管理,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佟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