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消费“变脸” 商家仍乱收费
赵顺清作
记者发现最低消费虽然被取消,部分商家却“换汤不换药”,变换方法乱收费。专家表示,相关管理和监管部门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推进,提醒商家,只有真正把服务做好,才能留住消费者
自11月1日《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施行至今,“最低消费”禁令是否真能整治餐饮业的顽疾?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的十几家酒楼发现,最低消费花样翻新,不少商家以人数限制、“包间费”、“茶位费”、套餐等多名目设置最低消费。
记者以预订当晚包间为由,致电位于北京东直门附近的花家怡园餐厅。起初,前台接待员明确表示能够接受预订,而且无论是在大厅还是包间就餐,都不存在最低消费一说。可听闻总共前来就餐的不过四五个人,服务员又立刻改口“订不了”。“我们这儿都是8至16人的大包间,按店里规定,人数这么少,我们不接受预订。”预订包间还要限制就餐人数,这是否意味着店家暗自设定了消费门槛?面对记者的质疑,服务员明确予以否认。
店家为何如此执著于就餐人数?记者从另外两名服务员口中得知,按照店人均消费100元的水平,就餐人数达到6人,才能保证单间消费超过600元。“你再怎么点,人数太少,万一没点够呢?”服务员还反问记者。而对于近期国家明令禁止的最低消费,对方则认为店内并没有强制消费的规定,因此谈不上最低消费一说。
在北京北苑路的白鹿餐厅,记者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进入餐厅后,服务员就会问几人就餐的问题。当记者表示6人用餐,想预订次日一间包间时,服务员表示,“没有小包间了。”当记者说人少没关系可以多消费时,服务员却说,“包间都预订完了。”
记者电话联系了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多家餐厅,也多数存在设有包间消费门槛的现象。即使个别商家声称没有最低消费,但预订单间限制人数、收取茶位费、推出套餐等变相“低消”手段,也都普遍存在。
距春节还有两个多月,各酒店的年夜饭预订升温。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夜饭预订相比往年,虽然最低消费的规定没了,但却冒出一堆商家制订的套餐。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从10月底,就有市民开始预订年夜饭,不少知名酒店的包间已预订出七成左右,其中能容纳20人以上的大包间几乎被预订一空。大多中档酒店的年夜饭单价在980元至1580元,高档酒店的单价则在2980元至3580元。
对于酒店推荐“套餐”的做法,有市民认为,只要消费者提前交了订金,并提前把菜点好,酒店就应提供相应的预订服务,不应该推行统一的套餐标准,这相当于变相的最低消费。而一位酒店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酒店会爆满,预订套餐是为了节约等候的时间。
一路采访下来,记者发现虽然最低消费被取消,部分商家却“换汤不换药”。你禁“最低消费”,我就来“最低人数”;你禁开瓶费,我就收茶位费;你禁包间费,我就收服务费……如此种种,变着法儿乱收费。《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已经明确规定,商务、价格等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餐饮业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违反规定的经营者,将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
对于商家披着“马甲”设置最低消费的现状,有关专家表示,遭遇最低消费侵权行为可向消委会和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但目前针对经营者违反《办法》行为的处罚细则还未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和监管部门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推进。而商家也应该意识到,不要再在最低消费花样上下功夫,只有真正把服务做好,留住消费者,才能真正有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刘瑾)
(责任编辑:韩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