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是否迎拐点多有争议 上市公司业绩预报“透底”显颓势
■本报记者 桂小笋
“猪周期”的波动,让养殖企业及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烦恼不已,一方面,持续较长时间的低价发展状态,让分析人士认为拐点即将来临;另一方面,从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测及市场人士的观察来看,猪价上涨的动力仍然缺乏。
查阅养殖类上市公司发布的11月份销售表可知,目前,价格环比下滑仍是主流“声音”。“生猪销量下降明显主要系受近期非洲猪瘟、生猪跨省禁运的影响,公司生猪销售数量、价格均有所下降”。在公告中,多家公司对于目前的成绩单,进行了解释。
这种状况对相关公司的业绩影响十分明显。在已发布今年年度业绩预报的上市公司中,企业坦言,预计今年全年业绩将大幅下滑,“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公司生猪主产地价格回落较快;受疫区封锁、禁运等因素影响,公司四季度销售数量、价格以及业务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卓创资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目前多数主产区规模场有序出栏,生猪销售压力不大,华东、华中地区或易涨难跌;南方地区腊肉、灌肠需求平稳回暖,对猪价起到基础支撑。短期内禁止猪肉调入的地区猪价或高位难降,而其它地区虽有低价白条肉的补充,但需求亦有温和支撑。卓创预计,“全国猪价大稳小涨。近一周河南规模场出栏量较大、东北等地屠宰厂整体压价以及华南一带需求暂时低落,导致全国生猪价格小幅回落。截至12月19日,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为13.60元/公斤,周环比跌幅为0.44%。”
生猪价格的波动,使得行业“拐点”的预测时有发生。
近期的券商研报里,有研报认为,猪周期正处于行业产能加速出清阶段,拐点逻辑正逐步强化。非洲猪瘟使得主产区产能淘汰趋势确定,全国性猪价拐点即将到来。
对于此论点,研报认为,可以从历史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目前行业部分主产区亏损时间接近8个月,能繁母猪存栏下行自今年3月份以来已达9.3%,从盈利情况来看,全国性生猪养殖行业的亏损前期已达4个月,且主产区的行业持续亏损更已达7个月,产能正处于加速淘汰阶段。
但是,短期来看,肉价的上涨仍然缺乏支撑的动力。在最近一期的研报中,新发地预测,后期肉价的走势“总体上来看,毛猪存量还是比较充足的,价格暂时不具备上涨的动力;白条猪的价格也会围绕目前的价位小幅波动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