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粮仓”麦收新观察
“云种地”让粮食稳产增产
“我流转种植的2100亩小麦籽粒饱满,提前进行了预测产,每亩预计比去年增产40多斤,丰收不是问题。”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说,打赢粮食“丰收仗”全靠“聪明田”。
邱守先的麦田位于河南商水县打造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这里不仅有一流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还配有病虫害监测点、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硬核装备”,只需一部手机,种粮人即便远在千里之外,都能看苗情、浇水、喷药,实现了“云种地”。
为了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10万亩。在广袤的中原大地,现代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黑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相碰撞,让黄土地变成“聪明田”,也让黄金赌城娱乐人的饭碗装上了更多优质河南粮。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实现粮食生产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时刻铭记、牢牢扛稳的重任。
近年来,河南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600万亩发展到1350万亩,小麦种植结构从“高产”向“优质”转变,不仅解决了全省近1亿常住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粮食及其制成品。
在河南省新蔡县麦佳食品有限公司,小麦精深加工成20多种专用面粉,后续产出馒头、面条、速冻水饺、烧麦等80多个品种的食品,其中馒头根据花色、口感等的不同就有10多个品种,成品通过冷链运输进入省内外60多家零售企业进行销售。
“我们企业就建在县城边的农田旁,临近小麦主产区,上游与农民合作发展了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下游凭借企业的加工和零售业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头食尾’让消费端与生产端紧密对接。”麦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良说。
麦秆长出新产业
在河南省鹿邑县,一边是农机在金色麦田里轰鸣,一边是麦穗从收割、脱粒到归仓,无缝衔接。
鹿邑县有113万亩小麦。唐集乡套犁王村种粮大户王永军的300多亩麦田里,收割机将金灿灿的小麦刚一收完,秸秆打捆机便紧随其后,将田里的秸秆捡拾个干净,“吐”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秸秆捆。粮食在地头装车运走,秸秆也直接被收购商买走。麦收结束,一地的麦子就变成了一沓钞票。
“以前,农民种地只卖粮,秸秆处理是个大难题,每到麦收,留在地里的秸秆不仅影响抢种秋粮,而且还得防止被群众焚烧。”唐集乡党委书记马廷俊说,现在县里严把机械准入和收割标准关,收割机必须配置秸秆粉碎或打捆装置,留茬高度不能超过10厘米。
“10厘米”是麦秆“一生”的新起点。据了解,近年来,鹿邑县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打捆和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引导农民购置秸秆打捆机或粉碎机,把回收的秸秆要么粉碎还田,要么用于畜牧养殖和生物质发电,使秸秆回收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又一重要产业。
参与麦收的干部群众说,无论粉碎还田还是打捆回收,以前实现不了是因为农机、农技跟不上,农民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收粮上,再费时费力收拾秸秆也顾不上,“现在不一样了,麦穗、麦秆不仅都能机收,而且还能卖钱,拉长产业链。”
今年三夏,因为粮食价格透明且能就地卖掉,王永军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麦秆上。“通过秸秆回收,一亩地能收400斤到500斤秸秆,卖给合作社或养殖场,一斤是1毛5到2毛,这样算下来每亩能增收近百元,300多亩地一年至少增收两万多元。”王永军说。
负责帮助王永军机收麦秆的洪山农机合作社是鹿邑县26家大型农机合作社之一。合作社建有标准化农机库、维修车间、配件车间和大型仓库,有专业农机手30人,一共托管了农民10万亩小麦。合作社负责人钟文英说:“目前,合作社已与50多家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合作,除了耕、种、收,农作物秸秆回收现在成了合作社增长最快的新业务。”
从颗粒归仓到关注麦秆,背后是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长。鹿邑县赵村乡胡山村的梁留报是个养牛大户,每年的牛饲料是个大问题。现在,他成了洪山合作社的客户。“这几天,俺通过洪山合作社已经回收存储小麦秸秆10多吨,今年500多头牛不用愁‘伙食’。”梁留报说,“用秸秆养牛比较划算,从饲养到出栏,每头牛可省300到500元。”
养牛户梁留报一年省了20多万元饲料钱,种植户王永军一年多挣了2万多元,农机合作社也增收了几十万元,一根麦秆串起一条产业链,不仅让三方都乐开了花,也提高了麦收的精细化和积极性。
新农人“托”出麦收新图景
5月底,中原小麦进入大规模机收阶段,抢抓农时的农机人也迎来一年中最紧张忙碌的日子。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麦田旁,几位农民在树荫下乘凉,目光锁定在不远处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上。
驾驶室里的农机手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头顶上方电子屏里麦地的实时情况,一边控制着方向盘,一边操作着机器作业。
“这台收割机可以装7.5吨粮食,一天10个小时可以收300亩地。”河南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兴新骄傲地说。此时此刻,他的“得力干将”正在田间徐徐前进,扬起一阵金色的麦尘,留下一片被分离出的麦秆。
今年38岁的沈兴新在农机行业已经摸索了6年。2015年,在北京创业有成的他决定回乡发展农业。
有着务农的基础,再加上先前创业的经验,沈兴新相信自己能在田间干出一番事业。但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农机装备的落后是阻碍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看到了农业装备上巨大的发展空间,沈兴新决定专门投资发展高端大型农机具,通过装备的提升提高耕作效率,实现增产增收。
2016年,沈兴新创办公司,购进了20多辆农机具,签约服务1万多亩农田,开始给农民“打工”。去年疫情期间,机器作业优势凸显出来,市场被打开,客户不断增加,预约收割作业需要提前6个月才能排上队。但沈兴新认为,订单的源源不断不只是因为有了设备,且赶上了“好时候”。
“发展不是靠投资、砸钱就能实现的,必须双脚站在地里、扎在泥土里,才能把农机设备这个事情搞清楚、弄明白。”沈兴新说。
从最初的一个人、一部手机,到如今的6个子公司、32名固定职工、200多名农机手……目前,沈兴新的公司主要经营农作物种植,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等,设有三个管理中心,一方面通过流转在各地自营耕种一部分土地,向全社会示范推广农机全产业化服务,另一方面主要面向种粮大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保姆式”服务。
如今,他所开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遍布河南、湖北、安徽、陕西、山东等省份。麦收前夕,找他的电话接连不断。
“今年天气比较特殊,南边麦子比往年晚熟了一些,和北边麦子的成熟时间赶一块儿了。”这增加了农机跨区作业的调配难度。打电话间隙,沈兴新显得有些焦虑,“得赶紧重新调配机器,不能耽误了收割的农时。”天气的意外,让沈兴新在繁忙之余重新调整反思,“市场需求增长得太快,公司的管理赶不上发展。”
据沈兴新介绍,2019年,他的农机公司社会化服务规模扩大到10多万亩,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增长到近30万亩,农机具增长到50多台(套)。今年,公司的订单面积更是达到了约50万亩,农机设备达到近200台(套)。
接下来,除了加强农机跨区调配的管理,沈兴新还有更多的计划:进一步拓展业务,从选种到种田再到收割,为农户提供“一揽子”的综合社会化服务,并和高校进行合作,培养更多农机装备方面的实用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农业。
“我期待未来有一天,我们能改变多数人眼中农业又苦又累又没前途的刻板印象,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农民也可以干成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羡慕的职业。”沈兴新说。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