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三江鱼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负责人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不能形成合成谬误。
当前,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如何形成同频共振,基层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部分同志还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笔者在与多名市、县两级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交流中发现,仍有一部分同志认为环保政策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环保政策就是紧油门、踩刹车,特别体现在不少重大项目因为环保政策落地,不少重点行业也因此难以扩大规模。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环保政策投入越来越高,例如钢铁、水泥等重点大气超低排放改造,动辄几千万、上亿元,但投入后并不能增加地方GDP。还有一部分同志认为,环保政策高投入低效益。例如,流域整治、扬尘治理、生态修复等环保政策前期投入太大,而且投资周期较长,后期收益普遍较低,不受投资方青睐,时常出现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在规划图纸上睡大觉的情况。
深入分析,笔者发现,这些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近年来,黄金赌城出台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均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了一致性,一些重点行业上还突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涌现出一大批生动的例子。例如,2022年,国家出台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和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全国共审批12.3万个项目环评文件,涉及总投资23.3万亿元,特别是通过建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签约项目环评台账,确保了2700多个项目如期完成环评手续,环保政策并未制约经济发展。再例如,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下达了2000多亿元,按照1:3的比例,至少拉动了1万亿元的固定投资。这些固定投资不但拉动了经济增长,更是提升了传统产业发展质量,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效益持续上升。
为什么在大量实例面前,部分地方还存在认识偏差?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沟通不到位。不少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尚未建立与经济主管部门定期交流的制度,大部分情况是好事不见面、见面是坏事,有事情、有项目、有问题了才坐下来商量、争论,久而久之,就留下了环保制约发展的印象。二是灵活性不够。部分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未深入分析、研判区域情势、特征,简单照抄照搬上级政策。三是宣传不到位。一些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精心服务却不重视宣传,很多重大项目往往都不是因为环保问题被否决,但最后却由环评背锅。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经济主管部门对政策不理解,也会产生错觉。
如果任由环保影响经济发展的错误认识不断发酵,危害甚大。这既影响地方党委政府对生态环境部门的感官印象,不利于生态环保干部发展,又影响相关部门参与、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积极性。基层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环保政策落地落实的“最后一棒”,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双肩挑”,是推动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主力军、先锋队,要聚焦大局中心,锚定目标任务,千方百计形成合力,为环保事业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要加强与经济主管部门的定期交流,加强对建设单位的定点帮扶,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全程服务,让相关方面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部门的热情、诚意和主动。特别是对于服务发展、助推发展的政策、举措、行动,都要第一时间推送给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制定环保政策时,要吃透上级政策的要义、把握住精髓。同时,充分考虑到区域的特征特性,积极听取、吸收各方意见,必要时通过听证会、座谈会、专家论证、课题研究等方式,深入考量环保政策的经济可行性,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环保政策,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胆创新试点,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环保政策。对于本地区确实难以推行的政策,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报告,共同研究对策。
当然,精心的宣传、生动的展示、丰富的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要把经济主管部门、重点企业拉进生态环境部门的朋友圈,让他们融入生态环保的大集体。例如,对已享受到环保红利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集中展示,邀请他们为环保宣传代言。
(责任编辑: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