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长江之滨,夔门之畔,重庆市奉节县这座千年诗城,正以新姿态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奉节,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是奉节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奉节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奉节路径。
逐绿而行,让青山更绿、为江岸添彩
春日,行走在奉节大地,碧水青山满目新,两岸风光入画来,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生态画卷铺展开来。
向绿而生,逐绿而行。近年来,奉节聚焦环境质量提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行动,一体推进“九治”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90.6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累计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245个、294.27公顷(4414.05亩),每年新增10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地,并提质建设15.73万亩的“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森林覆盖率达69.49%。
此外,奉节还通过精心策划长江大保护PPP项目,全面展开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提前1年完成1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消除黑臭水体面积16890平方米,长江干流奉节段水质已连续8年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围绕实现“降浓度、防重度、保优良”的总体目标,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连续3年稳定在355天以上;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累计建成“无废学校”“无废小区”等“无废城市细胞”75个。
拓宽路径,让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清晨,薄雾笼罩着长江支流朱衣河畔的层层梯田。永乐镇大坝村的果农早早在脐橙园里忙碌起来,空气中氤氲着橙花的芳香。脐橙园内长满了野豌豆、三叶草等果园生草,果树间放置着诱虫灯和诱虫板,通过这些举措,大坝村年均减少化肥使用超300吨,减少农药使用超4000升。
曾经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大坝村通过退耕还林、生态种植等举措,不仅让荒山重披绿装,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走出了一条山区库区强村富民现代化新路子。
2024年,全村种植脐橙1.2万亩、总产值1.8亿元,新增培育经营主体32家、同比增长40%,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777元、同比增长7.8%。大坝村先后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被认定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
大坝村的美丽蝶变是奉节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脐橙重要产区,奉节脐橙种植面积达38.3万亩,年产量50.7万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为进一步助力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走实走深,近年来,奉节全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绿色轻简高效种植技术,实施果园生草栽培6.8万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60个、有机食品认证6个。生态种植还催生了果皮制作蜜饯、枝条综合利用、果酒加工等新业态,产业链综合收益提高40%。
多管齐下,让生态红利惠及全域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如今在奉节,生态发展红利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青龙镇大窝社区通过生态修复让昔日的矿山荒坡成功转型,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鹤峰乡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群众住进了新楼房,依托乡村旅游开起了农家乐;甲高镇的油菜花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增收……
一系列创新实践为奉节生态产业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2024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0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218.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5%和21.7%。
绘就“两山”转化新图景,厚植绿色生态新优势。为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奉节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将低能耗、低污染的眼镜产业作为县域主导产业,已招引眼镜企业159家、落地投产71家,2024年实现产值30.2亿元,带动就业3500余人。同时,奉节正积极布局清洁能源产业,依托丰富的水能、风能资源,建成水电、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1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
长江浩荡,夔门巍巍。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奉节正以更高标准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以更实举措推动生态产业升级,书写新时代的奉节“山水诗篇”。
数据来源:中共重庆市奉节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