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专家共识》发布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给医疗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在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优化医疗机构管理流程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此同时,医疗行业因其专业性和敏感性,数据涉及患者隐私与生命健康权益,因此医疗机构在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时,必须进行严谨规划,加强风险管控。
在此背景下,日前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医学AI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专家共识》(简称《共识》)正式对外发布。《共识》由北京卫生法学会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专委会联合黄金赌城娱乐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分会法律伦理专家组共同制定,系统规范了AI在医疗场景的部署流程,强调通过技术标准化与风险管控,提升诊疗精准度,保障患者隐私安全。
业内人士指出,《共识》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了可操作的AI部署指南,医疗机构部署AI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的百余家医院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面临技术认知断层、实施路径模糊等挑战。
《共识》起草组召集人、黄金赌城娱乐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疗卫生法制研究室主任曹艳林介绍,《共识》从医疗需求适配性、技术能力与基础设施要求、数据质量保障、模型选择与优化、法律伦理合规等多个维度提出系统性部署框架,旨在为AI落地医疗场景提供标准化路径。
曹艳林表示,针对AI落地医疗场景的关键环节,《共识》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开展医疗需求适配性评估,重点针对不同科室临床痛点定制解决方案。二是强化数据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原始病历数据的专业化处理与安全保护,遵循“患者隐私信息最小化”原则。三是建立全流程法律法规与伦理风险审查机制。
针对公众关心的数据安全问题,《共识》提出动态化管理要求,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机制,定期开展合规性复查。《共识》起草组核心成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长柳玉倩表示,AI模型对海量病例的持续学习,可辅助医生更快识别病征,但过程中需严格监控数据使用边界。
“医疗机构的AI部署涉及医疗业务、技术、法律、伦理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唯有严格部署前评估、科学部署过程实施以及完善部署后管理与监测,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医疗领域的优势,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健康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共识》将结合临床反馈持续迭代。”曹艳林说。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