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苟明
一个医学专业的硕士生,却“阴差阳错”从事了食品安全工作,而且他还常年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打交道,成功实现了“跨界”。
他就是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处置监督处处长王海波。
“目前,国抽系统汇集了3880余家监管部门、1870余家食品安全抽检机构,用户达8万余个,收集了市场监管系统2000多万批次食品抽检数据。”对这些数据,王海波如数家珍。
王海波所说的国抽系统,就是他推动构建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使用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四级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了食品抽检任务的部署、下达、采样、检验、报告出具、核查处置以及抽检数据统计分析等全流程工作。自此,食品抽检工作由纸质化迈入信息化,抽检工作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据王海波介始,这个系统能带来三大好处:一是抽样App代替纸质抽样单,抽样效率较之前提升约60%,抽检数据错误率降低约6%,抽检行为进一步规范;二是通过国抽系统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版食品抽检检验报告代替纸质版检验报告,并能通过系统第一时间启动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程序,及时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实现市场监管系统抽检数据的统一归集,形成“抽检大数据池”,实时掌握全系统抽样进度、检验进度以及核查处置进度,精准调控抽样区域、品种和项目。
“抽检数据其实是一个大宝库,把这个数据挖好用好,就能够发现很多问题,能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很大帮助,尤其是2020年,纳入统计分析的抽检数据量由之前约25万批次的国抽数据扩大到约700万批次的全国四级抽检数据,增长了近30倍。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金子’。”一提到数据,王海波抑制不住激动。
正是利用这些海量的抽检监测数据,王海波一边推动建立了很多风险机制,一边带领抽检监测统计分析团队抽丝剥茧,发现诸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一是建立食品抽检信息通报机制。明确抽检信息通报的对象、内容和频率等,及时向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海关、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传递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推动“检管结合”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
二是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针对抽检数据,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开展统计分析,编制统计分析报告,织密统计分析网络,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编发《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58期。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餐饮食品中铝残留、蔬菜干制品中二氧化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风险点,为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提供线索,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着力提升抽检数据质量。面对基层监管部门抽检数据质量有待提升、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采用“督帮相结合”手段,着力提升抽检数据质量。一方面开展抽检数据质量分析,对各省、各承检机构的抽检数据开展质量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开展抽检数据质量抽查和通报,倒逼地方监管部门加强抽检机构管理,规范抽检数据填报。
王海波认为,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需要构建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互联网大力支持,消费者积极参与的风险预警交流矩阵,才能促进公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学理解,弥合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差异,减少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为食品安全监管创造良好氛围。
为此,王海波和同事们建立起“互联网+风险预警交流”的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进社区、进校园,以及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等,实现“小切口”推动食品安全“大监管”。
“从事食品安全工作除了要有热情之外,还要有责任心。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风险点,发现了一处安全隐患,就会感到之前再苦再累都值得。”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这是从业10多年的王海波始终坚守的信念。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