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设置各种花式“买赠”部分商家先涨后降
□记者 王惜纯
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面对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近日,黄金赌城娱乐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结合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相关投诉情况,呼吁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所谓的“价格优势”,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在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成为最大规模的消费盛会。10月20日晚8时,天猫、京东同时开启预售,“双十一”正式拉开序幕,拼多多、快手、小红书等多家平台加入促销。11月1日零时,天猫“双十一”正式开售,超2600个品牌的首小时成交额超过去年11月1日全天。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叠加的优惠、折扣、定金和尾款等,激发了消费热情,也带来一些消费纠纷。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先涨价再降价,折扣商品比打折前还贵。”有消费者反映,10月15日,其在某猫上的某品牌旗舰店入手一支润唇膏,当时价格为16.9元。10月22日,每支价格涨价为31.9元;10月31日,该润唇膏降价,促销信息竟变成了“原价59.9元,现价18.8元”。
10月29日,记者从某电商平台以每件216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标称为“冰洁”牌的羽绒连帽马甲,11月3日,记者在收到商品的同时,发现其“双十一”促销价格已经变成每件228元。
“必须去参加各种活动才能买到全年最低价,比如购物津贴,仅限前5000名,第一天付定金、满1000减500,买2件打7折、3件打6折等,才能买到最低价。”采访中,一些消费者反映说,除了价格,容量缩水也是“双十一”槽点之一。“今年‘双十一’买的洗衣凝珠和去年同期相比,容量少了约1/4。”
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记者调查发现,价格是电商促销期间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但预售、定金、满减红包等各种促销手段让消费者“算不清”。
面对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销”,中消协有关专家指出,“双十一”是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但实际上,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观看人数“吹牛”,销售数据“注水”。当前,直播带货火热,但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消费者诸多吐槽,如主播夸大功效和用极限词语诱导消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以及售后服务无保障等。记者了解到,2020年“双十一”期间,中消协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33万余条。而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直播”相关投诉举报2.19万件,同比增长479.6%,其中,直播带货诉求占比近六成。
中消协有关专家称,面对主播的极力推销,消费者要克制冲动,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商家进行交易。为保障财产安全及交易记录可循,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者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在“买全球、卖全球”的节奏中,“双十一”已成为黄金赌城娱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专家指出,近年来,随着法律制度完善和监管力度加大,网络消费环境逐步优化,但网购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为守护安全、畅通消费,各类电商经营者要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