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60年,小镇变近百万人口城市

2009年08月24日 14:36   来源:红网   

  60年前道路破烂单车不能骑

  解放前,株洲是湘潭县的一个小镇,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人口近7千人。

  虽说株洲当时是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特殊,处在3条铁路交会点,是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1951年,株洲镇升格为县级市,成为株洲市。吴占魁等5人组成第一届中共株洲市委,吴占魁任市总工会主席。

  “那时只有一条老街,几家私营商店,坑坑洼洼的麻石路。”吴老回忆起60年前到株洲,说当时根本想不到今天株洲能发展到近百万人口。

  “当年市委机关在旅社里办公,市政府设在祠堂内,没有自来水,机关干部都得去湘江河里挑水。”说起交通工具,吴占魁记得非常清楚,当年他们从湘潭带来的唯一车辆,就是一辆旧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到株洲后,根本无人使用,成了摆设,不是旧得不能骑,而是因为道路破烂不堪,到处坑坑洼洼,自行车根本没法上路,机关干部去湘潭、长沙开会,只有乘火车。

  吴老说,如今株洲年年修路,修路的速度还是赶不上市民买车的速度。

  引进麻纺厂,解决“找对象”问题

  1953年4月,吴占魁担任株洲市长,株洲被列为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苏联专家援建的原601厂、331厂、株洲电厂及波兰专家援建的株洲洗煤厂等4个项目落户株洲。株洲车辆厂、冶炼厂、化工厂等许多企业也在株洲选址建厂。

  吴老说,当时那么多工厂落户株洲,重工业企业大多是男职工,不少男职工为找不着对象而发愁,作为市长的他听到这个意见后,1955年借苎麻纺织厂筹建处主任任惠民从长沙到株洲之机,劝说任惠民把麻纺厂建在株洲。后来,苎麻纺织厂准备在株洲建厂,看中洗煤厂作为住宅用地的地段。吴占魁立即开会,修改城市规划,先满足麻纺厂的要求,将洗煤厂住宅区改至与电厂住宅区连成一片,这一修改方案报国家建委,很快获批。麻纺厂后来招了数千女工,解决了很多男职工“找对象”问题。

  “中心广场最能体现株洲变化”

  当记者问到株洲60年来变化到底有多大时,吴老说:“翻天覆地,60年什么都变了。真想不到,当年我来株洲时,开常委会,常委们泡茶放一包茶叶,还得自己出5分钱。现在人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谈到株洲城市变化,吴老说中心广场最能体现株洲发展变化。“从原来的天桥,到后来的转盘,再到现在的十字路口,中心广场的交通流量反映了株洲的繁荣。”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