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动车“生命线” 书写最牛“敬业福”
昆明南站是黄金赌城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每天有110趟列车到达出发,随着夜幕的降临,在外奔波了一天的动车缓缓驶入昆明动车所。关掉引擎,洗去尘埃,就到了休息整装待发的时刻,此时正是动车检修人员工作的开始,亮如白昼的车间,各工种相互交叉,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中央电视台2月21日《新春走基层》)
农历辛丑牛年,在这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的第一个春运,被称为“动车医生”的地勤机械师,为每天在外奔驰的动车组进行检查、测试、维修和养护,他们用“绣花”式的精细检修,全天候地护卫着动车的“生命线”,为铁路客运“一日一图”的精准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运力保障,为旅客的平安有序温馨出行提供了优质的客运车辆,为动车的健康上线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获得了央视的点赞。
他们发扬孺子牛精神,把敬业奉献融入到为民情怀中。地勤机械师,这个并不被人熟知的工种,是高铁动车组最忠实的“铁粉”,也是最懂动车的“主任医师”,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对一列动车上万个配件进行检查维修,任何细小的瑕疵都不会放过。他们把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作为红线底线,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为着确保动车“安全出库、准点上线”的共同目标,每天晚上近200人热火朝天地奔波忙碌。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精益求精的匠心、保证安全的敬畏心、对高铁检修的热爱之心。“三心”的背后,是“干就干好”的敬业奉献,是“修车人想着坐车人”的使命担当,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情怀。
他们发扬拓荒牛精神,把技术创新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可以看到,在李奉禄借工具时亮相的工具管理平台,实现了高铁检修工具的“实名制”发放和高效能管理;地勤机械师手里握着的手电带有摄像功能,为全面掌握动车的相关技术信息、把控动车的检修质量带来坚强保障;数据分析中心的视频回溯系统和“5T”列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犹如“千里眼”和“顺风耳”,实时盯控着动车组的上线运行情况……创新科技的加入、创新技术的运用,吹响了“科技春运”的集结号,让春运的安全出行拥有了更多“智慧”。智能体温检测、电子客票进出站、互联网订餐……一个个小细节的改善提升,一项项智能化的“无接触式”服务,讲述着铁路的发展和春运的变迁,也让旅客在享受越来越人性化的服务中体验更美好。
他们发扬老黄牛精神,把艰苦奋斗体现到日夜坚守中。夜幕降临时分,地勤机械师对动车组进行“全身体检”、更换研磨子、检修空调滤网……日行三万步的他们,是披星戴月的深夜舞者;每晚需爬高蹲低上千次的他们,是确保列车安全的幕后英雄;平均年龄27岁的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留下一张张充满笑意却又稚气未脱的脸庞。每一份看似简单的坚守背后,是日夜完全颠倒的生物钟,是从晚六点到早七点长达13个小时的不眠不休,是高铁“速度与激情”背后不竭动力的补给。跨越时空的地勤机械师李奉禄、“00”后女机械师程艳琪、检修人员刘嘉伟、专修组刘德润……他们用奋斗与汗水留下青春足迹,用聚少离多扛起安全重任,用一句“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道出最美心声,他们是万千铁路职工毅然坚守的缩影,是万里铁道线上的美丽风景。
在这个特殊的春运,铁路部门以“加强客货运输调整”的担当有为姿态和“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等硬核举措,紧跟春运节拍,为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保障民生物资运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铁路职工用“三牛”精神砥砺服务初心,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在牛年书写了最牛“敬业福”。(韦济飞)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