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肇庆站破局突围,让“物流心脏”强劲搏动

2025年02月06日 17:00   来源:咸宁新闻网   

  2月3日,大年初六凌晨2点,寒风如刀割般刮过肇庆货场。48岁的连结员梁剑,一只手紧紧抓牢车梯扶手,另一只手握着电台,沉稳地发出调车指令:“货3调车进路好,推进!”话刚落音,他哈出的白雾瞬间被寒风吹散。身后,19节车辆宛如钢铁长龙,缓缓滑入货3道装卸线。在不远处的集装箱堆场,2台汽车吊和3台叉车严阵以待,发动机的轰鸣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首别样的“深夜进行曲”。

  这已经是他们当夜的第三批作业。从接班到现在,中间休息时间不足1小时。调车长黄家泉裹紧身上的棉服,声音却透着十足的干劲:“冷?动起来,多干几勾就暖和了!现在干得多拿得多,值!”
  肇庆站的货运量在2023年实现翻番的基础上,2024年再度增长50%,两年间飙涨3.3倍,运输收入成功突破1.4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耀眼数字的背后,是肇庆站全体职工两年来夜以继日的拼搏与奋进。
  安全防线:刚柔并济,密织风险防护网
  “高温天正午不作业,雷暴雨该停就停!”肇庆站的安全管理,既有铁一般的纪律,又充满了人文关怀。2024年,职工违章考核同比下降17%,这背后藏着三组关键举措:
  极端天气“动态防御”:夏季,肇庆站推行“错峰作业表”。当正午的烈日高悬,气温飙升时,职工们能够合理避暑,避开高温时段的作业风险;一旦暴雨预警下达,短短10分钟内,所有露天作业全面停止,确保人员和货物安全。
  调车作业“精准导航”:面对日均42勾的创纪录调车量,肇庆站靠的是“计划精准+全程盯控”的策略。每一次调车作业都如同精心拼搭积木,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思想浸润“润物无声”:站内那条长达200米的“安全文化长廊”,成为了安全教育的无声阵地。事故案例警示、党员职工安全承诺整齐悬挂,时刻提醒着每一位职工。连结员曹洋看着长廊感慨:“这些真实发生的惨痛教训,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触动人心!”
  同时,车站设立党支部书记、支委、党员三级谈心机制,全年成功解决班次调整、地区食堂接入、公休欠账等9项职工诉求。值班员杨志金坦言:“以前有想法都憋在心里,现在沟通渠道畅通了,工作起来更安心、更踏实!”
  管理破局:创新激励,激发职工新活力
  “以前怕改革减薪,现在盼绩效加码!”调车长黄家泉兴奋地亮出自己的工资条,绩效占比从40%大幅提升至80%,运输组织奖最高时突破1500元。肇庆站实现华丽转身的“逆袭密码”,在于打出了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星级榜”激活内驱力:自去年以来,运转班组中有45人获评“五星职工”,绩效奖励不设上限,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在车站减员15%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反而提升了20%;实施《肇庆站运输组织奖励办法》,真正做到了多劳多得。
  “双向晋升”破天花板:3名职工晋升为高级工,3名职工从低职名迈向高职名,2名表现优秀的职工从班组站调岗到车间站,而2名工作懈怠者则被调岗到中间站。如今,“收入岗位看表现”已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
  “微幸福”工程暖人心:职工排班实现“贴心订制”,保温餐盒直接配送至岗位,老旧工作间焕然一新,变身“明窗静几”……职工们的态度从吐槽转为点赞:“车站把咱当家人!”大家笑称:“以前混日子,现在拼‘星星’——干得多,真的拿得多!”
  效率跃升:锐意改革,加速物流运转
  面对货运量翻番的巨大压力,肇庆站果断亮出三把“改革利刃”:
  班制重构“四班冲锋”:调车组从传统的“三班倒”升级为“四班冲”,备班全员上阵,调车人员兼岗扳道,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力的最大化利用。
  中停时“极限瘦身”:货车停留时间从2022年的25.8小时大幅压缩至2024年的16.8小时,相当于每天“抢”回了9小时的装卸宝贵时间。
  作业能力“三级跳”:与集团调度中心紧密协作,实现信息同步,能够精准预判48小时内的车流情况;成功开行城厢、海口等4条定制班列,货场集装箱堆存量暴增260%,单批作业量从10车跃升至46车。1800个集装箱的堆场日夜忙碌,第三方物流惊叹:“这吞吐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货场!”
  从曾经货源萎缩的老站,到如今成为区域内的“物流新引擎”,肇庆站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硬拼”出了一条发展之路。2024年,他们日均装卸车突破170辆,运输收入达1.45亿,再创新高。下一站,肇庆站已瞄准新的“破亿”目标,继续在赋能、提速、增效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物流心脏”跳动得更加有力。(叶堪锐、庾婵娟)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