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辽宁沿海经济带质监工作纪实之三

2009年08月28日 11:14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锦州创造星压力

  ———辽宁沿海经济带质监工作纪实之三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基层质监部门食品生产监管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全面履行好职能,切实从源头抓质量,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是基层质监部门必须认真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对这一课题,辽宁省锦州市质监局以探索和创新的实际行动作出了颇具特色、颇有成效的解答。他们针对食品生产“顽疾”,有的放矢,创造出了“星级动态食品监管”的新模式,变单向监管为多向监管,变结果监管为过程监管,提高了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是辽宁基层质监部门全面履行职能、服务沿海经济带开发国家战略的一次全新探索。

  星压力变新压力

  从辽宁锦州食品生产企业实际情况看,目前存在四大“顽疾”:一是产品出厂不检验,二是必备生产条件不保持,三是规章制度不落实,四是各种记录不规范。

  如何诊治这四大“顽疾”,锦州质监局认真总结多年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结合锦州地区食品企业的实际状况,开展了食品安全星级动态监管。具体来说,就是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要求,结合锦州地区食品企业存在的问题,把食品安全生产的各项指标从企业法人代表的责任意识、企业标准、人员素质到原材料进库、生产加工及出厂环节,制定出监督检查的十条标准。每条标准对应一颗星,十颗星代表不同的标准内容,然后对照企业生产实际一一检查。检查结果不仅张贴在企业生产车间,督促企业整改,同时张贴在质监局办公楼里,督促区域责任人加强监管。每一个季度,还要在全市媒体上公布一次,由消费者和新闻媒体监督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生产企业最怕什么样的监管?他们最怕企业问题被曝光,最怕消费者不买他们的产品。”谈到为什么要在媒体上公开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锦州市质监局局长赵金波表示,《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6月16日至7月3日,锦州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431人次,历时14天,对全市276家获证食品企业进行了星级动态监管监督检查。检查主要采取现场检查、座谈了解、查阅文件、查阅记录等方式进行,依据《食品生产企业星级动态监管检查标准》组织实施。对照《检查标准》的十条内容,逐条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星级动态监管检查登记表上。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拍摄了影像资料,并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各个检查还组根据本辖区食品企业的实际情况,细化了检查内容,切实解决了食品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星级动态监管检查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此次检查获得十星(即十条标准要求都达到)的食品企业,共32家;九星企业38家;八星企业47家;七星企业26家;六星企业20家;五星企业23家;四星企业5家;三星企业1家;二星企业2家;一星企业0家。

  锦州质监局“星级监管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企业需要改正的问题直观化、公开化,通过“星压力”产生新动力,使《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要求落到了实处。

  星压力是外驱力

  “星级监管”是典型的“标准倒逼”模式。通过食品安全星级动态监管,给生产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

  这种压力是一种外驱力,督促企业必须将这种压力变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整改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此次检查后,部分生产条件较差的食品企业就有了危机感,主动更新厂房、改善条件。锦州市古塔区酿造厂准备新建一个布局更合理,设施更完善的现代化厂房;锦州市古塔区美克汉堡店购买了空调,安装在企业成品库,完善了企业生产条件,逐步达到星级动态监管的各项要求。

  企业最大的压力来源于检查时摘星的过程以及检查结果在媒体上公告。检查结束后,依据检查结果“摘星”时,企业都当场表态马上整改,争取早日把被摘掉的星补上。

  在此次检查中,锦州市质监局要求把“星级动态监管牌”挂在企业法人代表的办公室,让企业法人明确自身不足,形成紧迫感和荣辱感。

  “这个星级动态监管牌就像是我们设在企业的一个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时刻督促企业不断改进,当好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赵金波说。

  “星级监管模式”不仅给食品生产企业带来“星”压力,而且给辖区监管责任人带来外驱力,强化了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意识。

  过去的监管工作,是监管部门单向检查企业,检查结果由监管人员单方说了算。实行星级动态监管后,检查过程、标准、结果都公开透明,执法情况如何,直接在企业的监督之下,这就要求监管人员必须要科学、公正、公平执法,强化了执法人员的监管责任意识。

  食品安全星级动态监管又是一把双刃剑。监管人员用十条标准检查企业时,企业也同时用这十条标准来监督监管人员的执法情况。企业与监管人员互相监督,确保了监督检查的公正性,企业服气,监管人员也硬气。

  星压力变内驱力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企业的生产管理不能只靠外驱力,而要依靠其自身动力,才能将质量管理抓上去。星级动态监管后,许多企业利用此次契机,将外驱力转化为内驱力。如有的企业将十条标准印制成宣传板,挂在显眼的位置上,让工人都能看到,都能了解十条标准的内容,把监管要求转化成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的企业经理拿着星级动态监管牌向员工讲解,为什么没有达到十星标准,现在存在什么问题……

  过去对食品企业进行监管,食品企业被动接受检查,多数是应付了事,主动改进的比较少。实行星级动态监管后,企业对获星情况非常重视,都不愿意自己企业的星被摘掉,都在积极想办法保星,主动监管的意识明显增强。过去的监管是消防式的监管,哪儿出现了问题,就到哪儿去管。星级动态监管逐步改变了这一现象。星级动态监管初期,企业对照查找问题,主动邀请监管人员帮助指导,整改问题征求监管人员的意见,如何进行改进。检查结束后,企业根据检查人员留下的问题(星级动态监管板缺少几号星)进行整改。

  企业积极主动邀请监管人员进行复查,这是食品安全监管必需的,因为只有企业真正重视起来,监管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此次星级动态监管检查中,锦州市区有两家糕点企业,由于擅自改变申证时的工艺布局,生产条件、卫生环境都很差,检查结果是一家获得3颗星,一家获得4颗星,市局检查组处以暂扣食品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20天的处罚。企业负责人当时非常紧张,表示当天就进行整改。3天后,企业主动找到检查组,要求检查组到企业现场检查验收。检查组现场检查后,指出了需进一步完善的项目,要求企业继续整改。两天后,企业再一次主动找到检查组,要求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最后,企业经过彻底的改造,终于通过了检查组的现场检查验收,恢复了生产。

  “像这样,企业主动找我们去检查的事在以前是没有的,通过星级动态监管,我们改变了监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在新的食品安全形式下,确保监管到位、不留死角。”赵金波说。

  据介绍,目前,锦州地区食品企业已经形成了争创“十星企业”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裴崇颖)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