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创建与理论背景
消费者信心指数(ICS)的概念和方法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Survey Research Center,SRC)的乔治·卡通纳(George Katona)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提出的。
二战结束初期,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美国国民的收入和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学界一度比较担心,战后的一段时期里美国将会出现30年代大萧条时的那种紧缩和失业状况。但是实际情况却与政府和学界的意料大相径庭。与经济学界的担忧不同,消费者显示出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信心,突出表现就是他们将不断增长的收入投入消费,社会总需求迅速扩大。消费大增的同时储蓄率从1946年第一季度的11.7%,降低到1947年第二季度的2.2%,这是美国50年来纪录的最低点。旺盛的需求使1946年美国经济不仅没有衰退,相反却面临着通胀的压力。由此,经济学界开始关注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进程的关系。
在20世纪40~50年代,随着美国黄金城赌城娱乐:的发展变化,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基础上,经济学家对消费与收入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一 系列补充和修正,出现了从相对收入、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消费品存量等方面与消费支出的关系的研究学说,以及流动性约束、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支出影响的假定。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向人们揭示了消费者行为不仅是具有“后瞻性”和“攀附性”,而且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信贷制度的不断完善,具有“前瞻性”。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计划消费时,不仅仅是根据当前的收入水平,而且还依据对未来可能收入的预期。如果未来的就业稳定,收入提高足以抵补物价上涨,这种乐观的预期可以促使消费者“大胆”消费甚至不惜借钱消费;反之,如果消费者认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预防意外不测对家庭的影响,就会降低目前的消费转而增加储蓄。消费者预期在作出消费一储蓄决策时起着决定的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Klein)在谈到1946年美国经济预测出现的失误时认为,“显而易见,预测失误在于预测中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预期……,” 并提出需要改进预测模型,减少外生变量,除了增加消费者的收入信息外,还需要有决定消费者的消费一储蓄决策变化的经济和心理因素的信息,以增强预测模型的动态解释能力。
密歇根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SRC)也是从那时开始将对消费者经济行为的研究集中到了消费者的预期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上面。1946年,SRC接受美国联邦储备局委托进行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调查,调查的初衷是搜集居民家庭的资产和负债资料。乔治·卡通纳(George Katona)设计了第一份调查的问卷。尽管当时是出于技术手段的需要首先询问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对就业、物价、利率的看法,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对消费者的看法和预期的调查是一种创新。长期以来,Katona一直从事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他认为,消费者的看法、态度和预期这些心理的直接感受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支出计划。因此对消费者心理及其变动的测度就是对消费总量变动测度的一个补充。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可以计算消费者情绪(sentiment)指数。后来人们又将这种情绪称做“消费者信心(confident)”。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不断发展,消费者情绪(信心)指数逐渐被社会认可并接受,成为了经济生活中的极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责任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