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5日 苏州多云间晴天 星期一
三山撬了水泥路
三山是太湖中间的一个小岛,地处苏州市吴兴区东山镇。800多口人家的小村庄,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就在300万元以上。这也可以算是富裕村庄了。今天下午乘快艇来到这个小岛上,我们意外地发现,当不少地方把通水泥路确定为农村建设的目标时,这里的村民正把路面上铺设的水泥撬起来,换上石头,要恢复以前的石板路。
太湖边的村落和城市,总喜欢把自己和太湖联系起来。三山村仅仅是太湖中间一个1.8平方公里的小岛,却也以太湖为坐标来介绍自己:
一岛分吴越,三山落太湖!
据说,这是宋代诗人的诗句。它确实形象地把三山这个小村庄的位置讲清楚了。这是坐落了苏州郊区东山半岛外的三个小岛,因最大的岛屿上有三座山峰而得名。在地理上,它正好处在江苏和浙江的中间。古代陆路不发达,乘船从南边的湖州要走一天才到这里,然后在这里过夜再赴苏州;从北边的苏州也要走一天才能到这里,也是过夜之后再走一天到南岸的浙江。因此,这里一度曾经成为交通要道,留下了许多遗址和传说。但陆上交通发达以后,这里就静寂了。岛上最多的时候,居住过五千人,今天则只有800多口人,不到250户。到1997年,这个小岛还没有通电。在经济发达的苏南这当然可以算的上是落后了。
这个小岛走上旅游的道路,经过了一番值得品味的探索。改革二十多年来,小岛发展过养殖业如养长毛兔,发展过种植业如栽种盐渍梅。但都没有根本改变这里的面貌。1983年就开始当干部,1993年当上村支书的吴惠生经历了这个小村庄二十多年来奔走富裕的全过程。当上村支书以后,吴惠生和村里人找到省里的农工商公司,和他们合作在岛上搞了个“三山太湖俱乐部”。小岛从此红火了几年,但好景不长,到1996年,这个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倒闭了,俱乐部也就没有了。三山再一次陷入贫困。1999年,趁着农网改造,电力部门开始往三山岛上接电。这给这个沉寂了上百年的小岛带来了新的希望。2000年1月28日,这个小岛有了电。从此迈开了致富的步伐。2001年成立三山旅游开发公司,三个月光门票收入就赚了6万元。旅游收入一路上升,到去年门票收入已经达到300多万元。
今天,这个远离都市,从不让汽车上岛的三山村,已经开通了互联网,而且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小岛的“巨变”就发生在2000年以来的短短六年里。是什么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小岛?
显然是旅游业,旅游业让三山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找到了一个能改变村落的产业。因为找对了路,过去的劣势就变成了优势。小岛交通不便,不通汽车,过去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劣势,但今天,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势。没有汽车,为小岛保存下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小岛树多土地少,种植业和养殖业都不好发展,旅游业却让这里的农产品数倍增值。
正如经过多次失败后,找到旅游这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样,三山人也在旅游的发展中寻找属于自己特有的内容和方向。“我们的旅游,就要搞太湖蓬莱,文化三山”,老支书介绍,前一句说明的是三山的生态环境,后一句说的是三山的文化特点。如果偏离了这两点,三山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了。
“因为石板路才是我们的特色”。老支书吴惠生说,小岛过去也追求水泥路,想过城里人的生活。四年前,刚刚富裕就把岛上的街道铺成了水泥路。今天,发现水泥路并能不能体现小岛的特色。因此,不惜把它拆了,重新铺设石板路。
老支书和村里人在旅游的发展中,不断发掘着三山的文化。他送给我们一本书《太湖蓬莱 三山文化》。这是老支书组织编写的,把村里的传说、故事,还有这几年到过这里的游客发表的散落在各地报纸上的游记、散文,都收集了起来。书里还收录了老支书自己写的几篇考证三山岛历史的文章。三山人同时也在发展中创造着自己的文化。他们在过去是小学的院子里辟出房子,引进外地的藏书人,把许多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图书也放到这里来。村里的祠堂里,放满了小岛上发现的古石碑和化石。岛上的一片瓦、一块石头都被三山人像家传珍宝一样珍惜着。
发展要找自己的道路,不能什么热干什么,自己有的,市场需要的,才是适合自己的。离开三山岛的时候,我不停地琢磨着老书记的这句话。
"太湖"手记(6月4日):湖州就这样与太湖离得更近了
"太湖"手记(6月3日):河边,那些洗衣服的乡亲
"太湖"手记(6月2日):保护带来更大空间 长兴"犹豫"得好
"太湖"手记(6月1日):还有什么没有写在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