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好牧场 青海综合施策保护草原生态成效显著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有一处祁连山脉环抱的草地,这里曾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其中又以野生牦牛居多,因此被当地人称作“野牛沟”。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里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变成了寸草不生的黑土滩。经过近些年的大力整治,黑土滩再次焕发出生机,如今又是一幅雪山映草地、牛羊成群现的美丽景象。
已经在祁连县工作了近30年的祁连县草原监理工作站副站长马彦武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海省派出科研团队开展治理黑土滩的科技攻关,终于摸清了黑土滩的形成原因,也培育出了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优良牧草。“这里单播了一些青海草地早熟禾,再往里的一些区域,混合播种了青海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等适合青藏高原气候的草种。”马彦武说。
2014年至今,祁连县依托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退牧还草等工程的实施,累计治理黑土滩约1.1万公顷。通过治理,黑土滩草地植被盖度从以前的10%提高到80%以上,牧草平均高度达到50厘米以上。
上世纪末,随着牧区人口增长、牲畜增加,草畜矛盾趋于突出,青海省90%以上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先后实施了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政策,全省草原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好转趋势。
监测资料表明,2011年至2016年,青海退牧还草工程区内外覆盖度和鲜草产量对比明显,增幅分别为7.86%和每亩57公斤,三江源地区工程区内草原植被盖度由2011年的74.2%提高到目前的77%,鲜草产量每亩由175.06公斤增加到217.32公斤。青海湖流域草地覆盖度也由2011年的55%提升至68%,每亩鲜草产量由196.07公斤增加到207.58公斤。全省草原鼠害危害面积从最高时的1.43亿亩下降到2016年的8542万亩。大多数地区草地鼠虫害由重度危害转为中度或轻度危害,危害程度下降,控制效果明显。
多年草原保护建设不仅恢复了草原植被和生产力,而且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草地生态退化得到遏制,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三江源地区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三江源头千湖奇观再现,青海湖水位连续9年上升。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政策的实施,也使牧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全面提升。自2011年开始,第一轮草原补奖年人均为2588元。2016年全省开始落实新一轮补奖政策,在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年落实补奖资金24.13亿元,在全国率先设立草原生态管护员岗位,到2017年,全省草原生态管护员达42778名,初步建立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进一步强化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区的核查监管力度。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已累计核发草原补奖资金169.75亿元,近80万牧民享受到政策实惠。
保护草原生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自2008年起,青海以建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扩大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牲畜周转,优化放牧方式,靠天养畜逐步向建设养畜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功能为主”到“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理念创新,从“散户为主的小农经济”到“合作股份制为主”的经营方式创新。目前,全省已组建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户入社率和牲畜、草场整合率分别达到72.5%、67.8%和66.9%,舍饲、半舍饲养殖牲畜达324.8万羊单位,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得以切实减轻,草原生态保护成效得到有效巩固。(经济日报 记者 马玉宏)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