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武汉努力消除企业成长的烦恼

2018年10月23日 10:02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郑明桥 柳洁 通讯员 温蕾

  着力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武汉努力消除企业成长的烦恼 

  武汉市以改革激活创新源头,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和门槛,加大补贴扶持力度,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目前,武汉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热情高涨,创新活力涌现,数量实现快速增长。

  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机器人“Landing”兰丁,能阅读细胞样本、协助医生诊断癌症,每天至少可以诊断3.5万例样本,使医生工作效率提高近300倍。

  孙小蓉曾就职于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2001年回国创立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她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企业能够通过持续创新,在竞争中占据市场,得益于武汉打出‘组合拳’,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招人难、科研成本高等问题”。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大、适应能力强、市场转型快等优势,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以改革激活创新源头,通过精准发力,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烦恼”,在一些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体制机制。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日前,武汉力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请到2000万元过桥贷款,银行在1天内完成续贷操作,利息仅2100多元。该公司负责人吴余龙告诉记者,企业向银行续贷,必须先还完旧贷,才能申请新贷。还款来源要么靠自有资金,但会使企业周转产生困难;要么向民间借钱,新贷发放后再还,即过桥贷款。“但民间过桥贷款利率高,企业很难承受。”

  融资难、融资贵,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企业首贷难,续贷更难。”武汉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卫军介绍,针对这一“痛点”,武汉市拿出4.36亿元作为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为小微企业用作过桥贷款。

  “设立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就是通过公益性方式,化解企业资金链紧张状况,帮助更多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刘卫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资金使用在2个工作日内,其日综合费率仅为银行日化贷款基准利率的90%;超过2个工作日的,超过部分日综合费率为银行日化贷款基准利率,与社会过桥资金使用成本相比,仅为后者的二十五分之一左右。

  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启动两年多来,已累计发放28.26亿元,帮助182家企业获得续贷融资33.19亿元,企业由此节省融资成本约6100万元。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在培育科技型企业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2015年7月份,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随即,武汉市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一系列科技金融创新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武汉建立健全政府、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着力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和门槛,更好地为科技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2017年,科技保险保费达5489.12万元,保险金额172.11亿元。

  武汉圣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污水处理厂自控和海绵城市综合管理的公司,今年初因订单量大增亟需流动资金。但跑了几家银行后,公司董事长张愿园颇受打击,由于没有抵押物,贷款受阻。后来,光大银行武汉分行给圣达电气公司提供了科技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公司未出一件抵押物,便解决了100万元资金需求。”张愿园说。

  “一旦企业无法偿还贷款,保险公司、政府、银行会按照5∶3∶2的比例分担风险,体现了联动协同、分担风险、发挥各自优势的特点。”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工作人员王丽介绍。

  “科保贷保险费率一般不超过2.6%,银行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40%,加上各类优惠政策,借款人融资成本能控制在10%以下,低于其他融资方式的成本。”武汉市科技金融创新促进中心主任范方勇告诉记者。截至去年末,武汉23家中资银行科技贷款(含票据融资)余额为1936.03亿元。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这几天,珞珈德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治国准备领取价值10万元的创新券,用于公司产品的研发和检测费用。作为一家专门提供车载导航软件技术研发和地理信息服务的中小企业,公司长期与相关工业研究院有合作关系。

  杨治国告诉记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链、现金流压力比较大,研发、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面临压力,“公司产品需送研究机构检测,但检测费用比较高。创新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企业加强研发”。

  为了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武汉市加大激励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强化管理,加快创新发展。

  武汉市科技局对在本市注册的主营业务收入不超过2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以科技创新券方式给予补贴支持,支持企业研发创新,鼓励小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市经信委以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形式,对全市小微企业购买社会服务机构专业服务给予资金补助。补贴服务内容包括财税服务、信用评级服务、法律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管理诊断服务等。2018年,企业申报、领取环节将全部在网上进行,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政府资金扶持。

  同时,武汉市对由规模以下首次成长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支持。武汉市还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纳入全市企业成长后备库,市区联动聚焦扶持。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一项技术从大学实验室到形成产品、走向市场,这个路程有多远?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王磊深有体会。

  2008年,王磊从香港回到武汉,加入华中科技大学主持OLED发光材料的研发工作。在推动成果转化过程中,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走完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流程至少要一年半,而对于电子信息产业而言,一项新技术放上一两年或许就会变成废纸。

  恰在此时,武汉出台“黄金十条”:教授可留岗创业;知识产权一年内未转化,成果完成人有权处置;支持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系列利好加速了OLED发光材料技术成果转化。

  2013年,在武汉光电工研院的推动下,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王磊担任董事长、首席科学家。从前期中试到小批量生产,从研发人员到市场团队,武汉光电工研院给予尚赛光电全方位支持。经过5年努力,尚赛光电成功研发出一系列OLED核心发光材料,顺利实现产业化。

  近年来,武汉围绕一批新兴产业和优势学科,由政府提供优惠地价土地和一定经费支持,高校院所以科技成果入股,共同组建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涵盖光电子、智能装备、导航与位置服务等多个前沿领域,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开展成果转化334项、孵化企业293家。

  “一个工研院就是一个未来的千亿产业。”在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引领下,2017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62家,总量超3000家。

  为鼓励创新创业,武汉市还提出,依托中心城区都市工业园,在江岸、江汉、硚口、武昌4个中心城区各建成3至5个科创小微企业示范园,每个科创小微企业园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据介绍,科创小微企业园将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支持园区企业上市、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以及在“新三板”挂牌,探索发展“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创投基金”等金融支持模式,促进产融结合。

  目前,武汉“众创空间—双创基地—创谷—创业街区—环大学创业带”等全链条“双创”体系已经初现雏形;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2万余家。(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 记者 郑明桥 柳洁 通讯员 温蕾)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