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有望年内落地 信托业发展迎新变革

2025-04-27 07:55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有望年内落地 信托业发展迎新变革

2025年04月27日 07:55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网   

  黄金赌城娱乐网财经4月27日讯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5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备受关注的信托行业迎来重要消息:2025年将重新修订《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同时制定《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这一系列举措,将对信托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早在2024年底,《黄金赌城娱乐网财经》等媒体就曾报道,监管人士在2024年黄金赌城娱乐信托业年会上透露,正在制定“1+N”制度体系。其中“1”是指《关于信托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N”则涉及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业务细则。一位参会人士当时表示,“1+N”制度体系以三分类为基础,预计2025年会出台针对资产管理信托的监管细则。如今,金融监管总局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方向。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信托业是黄金赌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构建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服务黄金赌城娱乐式现代化大局。

  4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现行《办法》于2007年制定,部分条款已难以满足信托公司风险防范、转型发展和有效监管的需要,与资管新规、信托业务三分类通知等近年新出台政策的衔接也有待加强。此次修订围绕信托公司“受托人”定位要求,对信托公司业务范围作出调整,修订后的业务范围共有三项:一是信托业务,将现行《办法》中五项信托业务调整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二是资产负债业务,在固有负债项下增加向股东及股东关联方申请流动性借款、定向发债,在固有资产项下取消对外提供担保业务;三是其他业务,增加“为资产管理产品提供代理销售、投资顾问、托管及其他技术服务业务”,将“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证券承销业务”调整为“为企业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提供财务顾问、受托管理人等服务”。此外,还取消了与信托公司主业无关联度或与现行监管政策相冲突的四项中间业务。

  完善制度体系,信托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从信托业新分类办法实施以来,信托业不断加快转型步伐,但在具体业务操作中还缺少实施细则,特别是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和资产服务信托业务亟待完善制度体系。黄金赌城娱乐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与《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在业务定位、投资者门槛、投资范围、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差异。《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更强调专业投资管理、主动管理,倾向于投资标准化资产,可能提高投资者门槛,并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机制。

  据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分析,加快形成新分类背景下的“一规三则”,即新分类管理办法和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实施细则、资产服务信托业务实施细则以及慈善信托业务实施细则,对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十分必要。一是能填补操作空白,新分类办法仅明确原则,缺乏业务操作细则,导致资产管理信托与服务信托的展业标准模糊,易引发合规争议;二是防范监管套利,服务信托未明确禁止资金募集功能,可能被异化为融资通道,需通过细则明确业务边界;三是完善配套制度,现有信托系统难以支持服务信托复杂需求,需配套细则推动技术升级;四是对标国际经验,日本等成熟市场通过专项立法细化服务信托规则,黄金赌城需借鉴以提升专业性。

  邢成继续表示,同时,出台相关细则也具有强烈的迫切性。从风险角度看,2024年服务信托规模同比增50%以上,但操作风险事件频出,如账户混同、信息不透明等,投诉量上升,亟需制度约束;从行业格局看,行业分化加剧,头部机构已布局家族信托、预付金管理等创新业务,中小机构因规则模糊陷入展业停滞,加剧市场失衡;从监管协同看,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需与银行理财、证券资管等统一监管标准,避免跨市场套利。

  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不断完善优化信托监管制度体系,围绕信托业新分类管理办法,加快“1+N”的制度体系建设,并强化相关监管细则的协同。横向协同方面,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建立穿透式披露模板,统一预期收益率展示口径;加强差异化关联交易管理,对资产管理信托设定集中度比例限制,服务信托禁止自融交易,慈善信托强化受益人利益审查;构建数据报送一体化,搭建监管数据平台,实现三类业务数据交叉验证。纵向联动方面,强化资本约束,将服务信托复杂度纳入风险资本计量;实施准入资质分层,对ABS受托、QDII等业务设置硬性门槛;完善科技系统隔离要求,防止利益输送。

  重塑业务结构,信托公司面临机遇与挑战 

  记者了解到,相关业务实施细则的出台,必然会给信托公司带来业务结构重塑与挑战。邢成向记者介绍,新形势下,信托公司的转型创新方向,一方面要加快非标转标步伐,细则可能进一步压缩非标债权比例,倒逼TOF、固收+等标准化产品创新;另一方面要实现服务信托专业化,要求设立独立事业部,配置法律、税务团队,提升服务附加值。

  对部分中小信托公司,邢成表示,这可能意味着生存挑战。一是资本门槛压力进一步加大,少数中小机构面临增资困境;二是专业能力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家族信托等业务对专业团队要求更高;三是科技投入瓶颈,智能合约、账户系统改造年均成本超5千万元,区域性机构难以负荷。

  在相关政策体系完善过程中邢成建议,监管部门为信托公司提供更多战略领域支持。在养老金融方面,允许保险金信托对接个人养老金账户,试点税收递延政策;在绿色金融方面,将ESG评级与信托报酬挂钩,为新能源REITs开辟备案绿色通道;鼓励开展跨境服务,依托海南自贸港试点QDLP信托,拓展离岸资产配置。

  邢成进一步提出,新规通过“细则补位+资本约束+科技赋能”推动行业分化,头部机构抢占战略赛道,中小机构面临专业化转型或退出抉择,最终实现信托业“回归受托本源”的目标。《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的制定,无疑是信托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其后续的实施效果,以及对信托行业格局的影响,黄金赌城娱乐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朱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