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颖:"我是董事长 没人监督" |
|
|
|
范春生 |
|
“一把手”成为“一霸手”的悲剧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从“抚钢”以张玉颖为首的国企干部集体职务犯罪案件看,主要原因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一把手”成为“一霸手”。
记者在抚顺采访期间,感受最深的是过去的“抚钢”管理之混乱,有章不循之程度,令人惊诧。在张玉颖任职期间,无论是领导者岗位,还是物资采购、计划、财务、验质、人事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均有相应责任制度,但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甚至将其束之高阁。企业领导班子研究问题没有会议纪录,在购销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上缺乏制度约束,大宗产品采购未采取招标投标方式进行和层层审批,不少财务手续不全,甚至部分账目、资料已被销毁。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还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规章订的多,执行的少;监督讲的多,实际制约的少;原谅多,处理少。
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于治贤认为,目前随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理念的深入,各级党委、政府放松了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有效监督,董事长、总经理作为企业“一把手”,集经营、人、财、物大权于一身,凭一句话、一个批示,就能随意调动大笔企业资金;虽然企业有董事会、监事会、纪检监察部门,但这些职位和部门形同虚设,对“一把手”的话惟命是从,不敢或干脆不提反对意见,使“一把手”的权力恶性膨胀,最后导致“上级监督太少、同级不敢监督、下级监督不了”的混乱局面。这种状态下的国有资产流失在所难免。
据办案机关统计,张玉颖在任职期间,“抚钢”曾先后向美国、澳大利亚和国内的江苏、吉林等地公司盲目投资,造成“抚钢”损失近一亿元。而这些投资大都是张玉颖一经提出,领导班子和董事会成员立即表示赞同。这种对企业经营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了决策个人化,国企私营化。
对此张玉颖这样反省:“我工作作风横行霸道,独断专行,听不进也看不起反面意见,加上不良欲望和犯罪意识结合在一起,往往造成巨大的工作决策失误,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后患。由于制度体制不合时宜,我是董事长,却无人监督我,不能内部监督,因为下面的人都归我管啊,外部监督也不到位。”
官场上有个“59岁现象”,在国企也不例外。现任“抚钢”的一位班子成员表示,张玉颖刚上任后,风风火火,干了一些事,为什么到后期就祸害到这个程度?这是因为他知道“末日”要到了,所以要给自己找后路。
“由于自己和他人在付出和收入上的不平衡,使心态越来越失衡;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欲望的影响,使道德修养丧失,不良私欲膨胀;从应该多一些钱以备各种之需,到羡慕、效仿大款的各种消费和享受,再到婚外恋、养情妇……自己从接受第一笔小钱开始,直到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这是张玉颖在忏悔书中写下的一段内容。正是这种失衡心理的“传染性”,才导致张玉颖收受巨额贿赂后,其他干部也抱着“你吃他吃我也吃”的畸形心理,形成了转速极快的腐败漩涡。 |
|
|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证券报 |
相关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