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业在调控中寻求可持续发展 |
|
|
|
|
|
钢铁业是此次宏观调控的重点,也是最早、最多采取调控手段的行业。"十五"期间,全行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6674亿元。钢铁产能飞速增长,粗钢产量2003年突破2亿吨,2005年突破3亿吨,达到3.49亿吨。
针对这种情况,2004年中央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开始了以抑制投资"过热"为重点的宏观调控,一方面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另一方面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法律、甚至行政的手段。2005年以来,更是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及钢铁工业的宏观调控政策。
3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出《关于钢坯等停止出口退税的通知》;4月底,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出《关于降低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通知》;5月1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出的26号公告正式实施,铁矿石、生铁、废钢、钢坯、钢锭、稀土原矿、磷矿石等30个税则号的产品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7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15种重要资源循环利用的指标做出规定;7月20日,《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实施;8月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2005第50号令,将铁合金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12月21日,2005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正式公布;2006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等。
对一个行业短时间内出台如此众多的政策,在国民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各方的共识是,这些政策出台十分必要。到2005年底,全行业炼钢产能达到4.14亿吨,炼铁产能3.91亿吨,轧钢产能4.2亿吨,不但远远超出2004年的水平,更是出现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最初的投资"过热"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整个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直接引起了钢铁产品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又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然后压缩企业利润空间,造成企业效益下滑甚至亏损,严重影响到行业的稳定和健康。今年一季度,全行业产粗钢9218.99万吨,同比增长17.56%;产生铁8995.49万吨,同比增长20.67%;产钢材10202.39万吨,同比增长21.66%。而一季度国内市场表观消费的粗钢资源量为8941.6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46%,仅粗钢供需之间的过剩部分就高达277.3万吨。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又加剧着产能过剩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市场上大部分产品的供过于求,这又造成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从2005年4月开始,价格下跌趋势一直延续到年底,部分长材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进一步导致企业效益的下滑。
今年一季度,纳入钢协统计的86户大中型冶金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70.06亿元,同比下降5.54%;实现利税226.97亿元,同比下降47.95%;实现利润82.19亿元,同比下降68.3%。86户企业中有25户亏损,亏损面达29.06%,与去年同期比较,亏损企业增加15户,亏损面提高17.43个百分点。
回顾2004年以来钢铁业的宏观调控,时机可谓及时,力度也不小,但当时产能过剩还不是很明显,地方和企业难以抑制投资的冲动。如今,大多数钢铁企业和部分地方都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果,都认识到了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限制行业和地方的发展,而是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各方的思想高度统一,使宏观调控面临一个相对和谐的局面,而宏观调控本身也在走向成熟。
首先,当前的重大任务是淘汰落后产能。这一方面可以直接缓解产能过剩的现象,更可以缓解资源和能源的压力,稳定行业的成本,保证行业整体的效益。尽管如此,落实的难度依然很大。
其次,要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一旦投资重新膨胀,落后产能将死灰复燃,总量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矛盾不但不能解决,而且会越来越突出。这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把好各个关口,把工作重点放在督促地方落实上。
第三,企业兼并和重组步伐应该加快。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将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优势产业集团更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对于稳定市场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更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宏观调控的方向之一是促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目前,结构调整已经由单纯的产品结构转向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企业组织结构、原材料供应结构等各个方面,整个行业结构将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大而强的企业将成为钢铁行业的主力军,黄金赌城由钢铁大国到钢铁强国的转变也将成为现实。 |
|
|
来源:经济日报 |
相关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