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新华村:一个移民搬迁村的嬗变
位于同心县城北 7公里处的新华村,是 1983年从该县王团,张家塬,新庄集,预旺等贫困山区搬迁而来的一个移民村,也是一个纯回族聚集村。
当时的新华村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草,风未起黄沙先行”。
全村 465户 2486人,耕地 4812亩。由于土地瘠薄,严重沙化,种粮投资大于收入,相当一部分群众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为吃饱肚子而发愁,很多搬来的移民群众又跑回了老家,剩下的也是因各种原因无法立即返回也就抱着一边走一边看的态度混日子。
不仅如此,新华村还因当时历史遗留问题,村班子松散,是远近文明的贫困村、落后村、上访村。
一个人的人生拐点,也是一个村子的拐点。
1997 年,村民马占文退伍回家。 2000年, 24岁的马占文在新的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让一个毛头小伙子当村支书,而且还是一个矛盾突出,上访不断的贫困村,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乡镇领导有怀疑、有担心。
“马占文真是不知深浅,也不知道咱们村是个啥情况。娃娃好好的生意不做,要当什么村支书,真是没事找事。哭得日子在后面呢。”村民有怀疑,有不服。
马占文犹豫过,害怕过,后悔过,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想让群众服只有做出成绩,让事实说话。马占文想:“只要凡事公正、公道、民主,思路正确,办法总比困难多。”为此,他立足本村实际,走访群众,召开党员会,民主生活会,确定本村的发展出路。
同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马占文也带领党员和群众,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大学习活动为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做表率、抓民风、讲诚信、创环境、促发展,抢抓县委,政府创建全区肉牛养殖大县的机遇,按照《庭院经济上水平,村庄面貌大变化,畜牧养殖现规模》的发展思路来找出路,求突破,促发展。
一个村能不能发展、发展的快与慢,关键在于村班子强不强,能不能为群众干事。
在与村班子的合作共事中,马占文了解了班子成员的办事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中掌握了村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地位。通过几届的换届,马占文逐步把那些带头致富、能办事、干好事,愿意无条件为群众办事的,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选到了村班子中。消除了宗族、家族势力,配强了村班子,形成了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氛围。
近年来,新华村两委班子也始终以 “五个好”为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民风建设为抓手,党员干部力争做到“五个带头”。 2008年,争取建成了标准化党员活动室( 160平方米),设立卫生室、图书室、阅览室、残疾人活动室,计生室等,配套了桌椅,健身器材。有了党员活动室和办公场所,村班子的信心足了,干劲也来了;党员高兴了,群众乐意进来了,党员活动室作用真正得到了发挥。村干部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对院内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结合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开通了 IPTV宽带网络,举办设施农业、养殖业等专业培训班每年不低于 15期,丰富了党员群众文化生活,党员活动室也成了群众的精神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民科技文化、信息、娱乐,健身需求,防止了不良风气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了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结 合民风建设,创先争优活动,新华村两委班子在劳务输出、肉牛养殖、招商引资,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找出路,求突破。
劳务产业是一个短、平、快产业,一户当年稳定输出一个劳动力,当年可脱贫。
结合新华村青壮年劳动力多的实际,马占文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切实加强务工人员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成立了劳务输出务工队,由经常在外务工、有一定务工经验和经济实力的劳务带头人担任劳务经纪人。目前,有劳务经纪人 11人,务工人员达到 500多人,长期在内蒙、新疆、天津、银川等地务工,年创收 700多万元,这些年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富了,也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针对长期粮食产量不高、价格偏低,投资大于收入的现状,结合新华村土地沙化严重、用水量大,群众负担重的实际,新华村两委班子自筹经费,先后在陕西、甘肃,灵武等地考察学习。 2003年,新华村第一次引进红富士、星红星等新品种,发展经果业。 2007年首次挂果,在当年的销售中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截至目前,该村经果林发展已达 1000亩,按目前市场价计算,亩均收入约 10000元左右。
为了加快发展速度, 2011年以来,新华村千方百计引进羊绒分梳企业四家,解决就业 50人,年收入约 60万元。养牛是老百姓的传统产业,也是“长项”,但如何做大做强这个产业,使效益最大化,成为新华村发展的新课题。
2009年年底,马占文有幸和县考察团一同到甘肃、东北等地考察学习后,深受启发和教育。回来后,他抢抓县委、政府“创建全区肉牛大县”的机遇。 按照“集中养殖, 规模发展, 示范带动, 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结合 “五统一分”(统一场地规划,统一建设图纸,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放线,分户经营)要求, 把肉牛养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 2010初开工建设园区,在园区建设中,群众不支持不愿意,意见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马占文借鉴了外出考察时学到的一句话“在战场上国军的指挥官下的命令是同志们给我上,而共军的指挥官下的命令是同志们跟我上”。 经过近 180天的奋战,新华村建成了 富民肉牛养殖园区。为了 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解决群众筹资难的问题,新华村又成立了 新华富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 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五户联保等方式,争取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贷款支持。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群众看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村里的其它群众对建养殖园区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都想集中养殖,扩大规模。在上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占文立即召开村社干部会,群众大会,研究解决群众的所思,所需。决定将本村一块严重沙化无法灌水且荒了 30年的一块土地作为养殖园区二期扩建工程。经过近 120天的奋战,新华村又一个占地 66亩,入园 45户,建棚圈 45座,氨化池 45个,水窖 45眼,管理房 45栋,水,电,路等其它附属建设基本具备的标中化,规模化的养殖园区竣工。这将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为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彻底改变移民搬迁群众“有走心,无站心”的现状。村班子分头 跑包扶单位、跑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在县农牧部门的支持下,建标中化养殖棚圈 390座,先后建沼气池 260座,氨化池 315个,安装太阳能灶 153台;争取 WFP项目,修 U型渠 3.2公里,打沉沙池水窖 35眼,财政一事一议项目修渠 8公里。在县妇联的支持下,全村打“大地之爱 母亲水窖” 70眼。在县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全村实施危窑危房改造 195户。在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新修村级柏油路 5.9公里。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安装太阳能路灯 16盏。在城建部门支持下,投资建成轻钢抗震房 40套,在县残联的关心帮助下为 48户残疾人发放种养业扶持资金 60000万元,机动车燃油补助 16000元。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植树约 86000株,在就业局, 妇联,信用社的支持下每年发放贴息贷款 800多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汗水和付出,使村变整洁了、变美了,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新华村 结合全县开展的民风建设活动,着力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法治、技能等教育,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农村社会风尚。形成讲诚信、守信用、用良好信用和诚信环境更好的发展经济。 现在的新华村已初步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村容村貌换新颜、邻里和睦、民风淳朴、稳定团结、人心思进,有一种你追我赶的发展氛围,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新华村也先后被区、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勤廉为民”工程先进村,“文明村”“五好村党支部”、“先进示范村”等。马占文个人也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科技特派员”,被吴忠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创业之星”、被同心县党委、政府评为“基层致富带头人”“首届同心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