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家电三强座次生变! 格力另一扇门在哪?
[摘要]格力收购银隆被股东大会否决,别人靠收购已经跑到了前面。
文|黄燕 编辑|徐昙
2016年白电三季报被格力股东大会抢了风头,全世界的眼球都给了董明珠,没人注意白电三强的座次悄然生变。
青岛海尔6月6日合并GE家电后,前三季度营收+143亿元,总营收843亿元,首次超过格力跃居行业老二,仅次于美的,增速18.8%为三大家中最高。6月30日合并东芝之后,美的第三季度营收+38.7亿元,占集团总体营收的3.3%,前三季度营收同比+4.5%。格力前三季度营收824亿元,仅增长1%。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三大家营收齐齐下跌,清库存成为行业主旋律。一年后的今天,别人已经靠收购重回增长,格力依然指着空调过日子。
做空调,没人卖得过董明珠。格力13%的净利率傲视群雄,970亿现金家底厚得吓人,没有银隆丝毫不影响格力基本面的出色。
高分红只是眼前利益,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未来,格力还能不能持续增长?
停牌半年后,复牌的格力只拿到了两个涨停板。按22元股价计算,格力目前市值1300亿,公司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就有1300亿,市值居然等于现金数,想象空间约等于零。
海尔并购GE家电大手笔进军海外,美的连收东芝、库卡,多元化国际化齐头并进。空调这扇门越来越窄,别人推开了一扇又一扇门。
手机不是格力的菜,收银隆一波三折,格力的另一扇门在哪里?
「 并购拉动全球化增长 」
格力和美的的双寡头格局已经延续多年,2016年几起重量级并购带来了新的变数。
青岛海尔2015年营收900亿,合并GE后2016年总营收将站上1200亿,全年很可能继续超过格力。美的集团2015年营收1384亿,东芝并表增加70亿营收,如果再加上库卡,2016年营收将超过1500亿,进一步拉大和第二名的差距。
不是格力跑得慢了,而是别人跑得更快。
格力依然是空调行业最优秀的企业,第三季度格力单季营收涨5.8%,带动前三季度营收从上半年跌1.8%恢复到正增长。
如果去掉东芝和GE,美的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为1%,海尔营收下滑0.2%。2016年中报美的营收下滑6%,海尔去掉GE后营收下滑4%。
据产业在线统计,2016冷年空调内销下滑28%只有5000万台,史上罕见,出口则有6%的增长。反应到营收上就是出口最高的美的增长最快。
2016年上半年美的空调营收占比48%,出口比例44%,收购GE后海尔的海外营收比例也提升到了29%,而格力的海外营收是21%。
贵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黄金赌城娱乐第一完全有资格冲击全球第一,格力内销做得最大,却把海外市场让给了海尔和美的。格力账上的千亿现金长时间沉睡,别人却在举债收购。
海尔并购GE资金的60%来自银行贷款,美的收东芝、库卡同样是自有资金+贷款。10月30日美的发布公告,发行短期融资券100亿,中期借款200亿,加起来300亿正好拿去收库卡。现金和贷款不涉及增发,不影响股东权益,股东大会当然高票通过。
GE和东芝都已经交割完毕,10月31日,美的并购意大利CLivet也完成交割,拿下80%股权。还有最后一家库卡,最关键的欧盟和美国反垄断都已经通过,交割指日可待。
酝酿9个月后,格力130亿收购银隆被股东大会否决,新的方案何时能够出台?
「 单打冠军遇到天花板 」
海尔虽然在营收上首次超过格力,但净利润只有格力的三分之一,净利率4.5%不到格力的一半。美的营收早就超过格力,但盈利能力一直低于格力,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比格力多300亿,净利润只多15亿。
买来的资产盈利能力还不如主营业务,GE贡献利润3.17亿,营收143.5亿,净利率只有2%。东芝还在亏损,对美的利润只有拖后腿,至少要到2018年才能扭亏为盈。
要论盈利,没人能超过格力。一个时刻不忘推销产品的董事长,一个请客吃盒饭、出差不带助理的董事长,使格力净利率达到13%。
但效率的提升不是无止境的,漫长的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会影响利润。去库存到了一定水平,钢材价格很可能重新上涨,劳动力成本更是连年上浮。
2016年前三季度,格力净利润增长12.8%,第三季度增长14%,单季净利率更是突破14%创历史新高。格力净利率从2011年的6%到现在的13%已经翻了一倍,还能再翻一倍吗?
现在的格力是“单打冠军遇到天花板”。董明珠自己也承认,40%的市场占有率很难再往上走,13%的净利率也已逼近极限。
空调市场进入高保有量时期,内销市场消费升级成为主流。从产品到渠道,所有厂家都面临转型,旧模式遇到重大挑战。海尔最早提出零库存,美的在2016年大力推动T+3,以销定产,而格力还在延续打款压货模式。
2016冷年如果没有7月的高温天救场,4000万库存可能到现在还没清完。格力一直在寻求空调之外的增长点,从小家电、冰箱到手机、智能装备,但没有一个能和空调相比。
美的和海尔都是集团军作战,海尔在冰洗两大品类都是第一,美的小家电已经做到300亿,而格力空调业务占94%,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一旦空调市场有变,格力将如何应对?
失去增长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意味着规模缩水,利润下滑。制造业盈利无非是靠品牌和效率,这两项都离不开规模,没有规模根本不可能赚钱。
格力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销量第一同时也是利润第一,品牌最大。
在欧美市场上,同一个品类往往只有老大老二,看不到老三老四,紧跟领导品牌之后的是细分品牌和新入品牌。格力在营收上已经被美的超越,如果再被海尔超过,格力会不会退化成一个细分品牌?
「 格力离股权激励还有多远? 」
增长重要,让员工分享增长更重要。
在股权激励上美的走得最早,2015年就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二期。同时在业内首推合伙人制度,面向方洪波为首的15名高管推行股权激励,拿出净利润的1%作为激励。
现在青岛海尔终于也跟了上来,10月29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已经委托兴证证券成立了员工持股资管计划,首期员工持股正在逐步推进中。海尔首期员工持股面向董事长梁海山在内的8名高管及522位核心员工,首期金额2.5亿元,超过美的员工持股的单期金额。(恭喜690的同学们!)
很可惜,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在股东大会上被否(纯粹是被低价定增误伤),酝酿多年的股权激励再次泡汤。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说,从8月到现在格力员工天天加班,银隆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12点,工人都在骂人。先不说劳动法怎么看,员工为公司这么卖命,却迟迟拿不到股权激励,格力员工会怎么想?
企业要增长,归根到底靠的是人而不是钱。同样是国企,海尔都能做员工持股,格力给股东有高分红,定增被否后,如何继续推动员工持股,让员工分享更多?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