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支部建在产业上值得推广
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将成果留在农户家,就是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值得点赞。
在重庆云阳的盘龙街道活龙社区,有两个产业党支部,一个是针对600亩的蔬菜产业建立的蔬菜产业党支部,一个是针对2000亩的柑橘产业建立的柑橘产业党支部。这两个建立在产业上的党支部,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帮助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评价基层党组织是否称职,就是要看能不能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难题,能不能帮贫困户找到摘掉穷帽子的切实可行办法。像云阳盘龙街道活龙社区这样,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将成果留在农户家,就是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值得点赞。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的体现,就在于解决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触角要细致入微,工作方法要精准到位。具体到农村工作上,就必须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发展农村生产力,真正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
问题是,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很多时候已经不再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要求。这是因为,当前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已经出现新变化,很多地方已经打破了一村一组的界限,产业出现规模化的趋势,这对农村生产和经营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能让基层党组织在活动的地点、时间、方式、内容上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就会被拉开,党员教育内容就会出现单一化现象,就不能为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提供具体实用的服务。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就能对上述问题进行及时纠偏,让基层党员在产业发展中找准发挥有效作用的最佳位置。以云阳的蔬菜产业党支部和柑橘产业党支部为例,这两个党支部通过“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产业发展上推行“四统一分”,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管护,统一销售,进行分户管理,来促进蔬菜、柑橘产业的科学有效管理。这样,基层党支部在服务农民、服务产业方面,就极具针对性,就能有效地将农民组织起来,来彰显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事实证明,通过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真正实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做到“干部先干一步、党员带富在前”。体现在具体工作层面,就是通过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来引导农民有序进入市场,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正是因为在党支部主导农村经济方面,实现了组织创新,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让生产和市场实现了良性对接,不断激活农村党支部在发展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方面的功能。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让组织活跃在田地间,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当前,要真正巩固农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发挥农村党员的带头作用,就必须要以产业为纽带,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新的生产联合体,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拉近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