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长沙千方百计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让河流与城市同呼吸

2016年11月29日 07:20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华林

  上图 长沙洋湖湿地公园,水草茂盛。

  中图 浏阳河长沙芙蓉区河段景色。

  下图 长沙东湖湿地公园水库风光。经济日报记者李华林摄

  一面青山一面城,一条江水一幅画。在星城长沙,古老的江河从两岸高楼大厦间缓缓淌过,一座宜居的水生态城市舒展开美丽的容颜……

  水自灵秀,城自飘逸。曾几何时,水乡长沙却为水神伤:长河断流,污水横陈,腥臭难忍。住在湘江边的文建斌说,前几年湘江的江水长期泛黄,时有臭味,枯水时节还能看到坑坑洼洼的河床。近年来,经过不断治理,湘江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水由清而污,由污而治,又由治而美,长沙是以怎样的决心和智慧改变了水生态环境?近日,记者跟随水利部“秋水长天 水美黄金赌城娱乐”采访团来到长沙一探究竟。

  天罗地网蓄水

  刚刚入秋,站在橘子洲头,只见江面开阔、江水涌动。“湘江并不是一直这样奔腾不息。”长沙市水务局局长李增加告诉记者,由于长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非常严重,湘江长沙段有时枯水位长达7个月,水位低于25米,自来水厂都无法取水。2012年1月湘江长沙段达到创纪录的历史最枯水位22.6米,城区几座水厂供水告急,长沙市300万人几乎无水可喝。

  位居江南多雨之地,却频遭断流之痛,让长沙不得不下大力气蓄水。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沟渠清淤扩容、大型河坝水闸和城区湿地湖泊增蓄……长沙布下“天罗地网”,试图将天上的雨水、过境的河水一一留下来。

  其中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及库区水利项目建设是把湘江水留下来的关键。该项目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蔡家洲,2009年开工建设,共投资90亿元,库容6.75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中心水源地。枢纽工程试验蓄水之后,库区水位常年保持在26米以上,枯水期上游引江水入湖,丰水期下游放水入河,湘江断流终于不再重现。

  “枢纽工程有效解决了湘江长沙段枯水季节水位持续走低,流域严重缺水的问题。”李增加说,除了利用工程留水,长沙还在积极推行造绿保水,实施“拆墙透绿”“拆违复绿”,完成河湖岸滩地绿化769公顷,对湘江一级支流浏阳河、捞刀河等主要河流源头实行封山育林,有效提升了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在城市中心位置,长沙新建了人工湖8个,总水域面积3万多亩,蓄水总量7000多万立方米。

  有水才能谈及水生态治理。李增加认为,“把水留下来”是长沙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长沙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多措并举净水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上世纪50年代,一曲《浏阳河》唱响神州大地,发源于湘东大围山北麓,一路向西注入湘江的浏阳河由此家喻户晓。

  然而,追忆起浏阳河旧况,长沙芙蓉区区委书记于新凡却直摇头。曾经的浏阳河,两岸污水直排、垃圾成堆、养猪场杂乱,300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沿河搭建,旱涝灾害、河道淤积不畅、水体污染等问题频发。

  为了改善浏阳河水生态环境,长沙市实施了“浏阳河综合治理”“城乡统筹,环境同治”等一系列推进浏阳河生态建设的举措。

  如今的浏阳河穿林涉涧,清澈婀娜。“水不臭了,堤也宽了,每天晚上我都会来这里散步,附近的居民都有了好去处。”大半辈子生活在浏阳河边的长沙芙蓉区居民张海祥,对浏阳河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还浏阳河一泓清水,只是长沙重典治污的一个缩影。长沙境内水网密布,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2条。通过科学规划、创新思路、综合治理,长沙让清澈的河水流淌于大地。

  在洋湖湿地公园内,摇曳的水草间伫立着一栋并不起眼的白色厂房。走近厂房会发现,其再生水排水口的湖面清澈见底。“我们采用的是人工湿地这一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左锋告诉记者,人工湿地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由碎石等介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复合体,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无害化。目前,再生水厂每天可以为洋湖湿地景区提供2万吨景观用水,为片区提供2万吨中水,实现了片区生活污水对湘江及周边水系的零排放。

  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是长沙推进水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近些年,长沙新改扩暮云、雨花等城市污水处理厂11家,污水处理能力由5年前的77万吨提高到178万吨,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9%。长沙还在努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厂水质标准,要在2017年底前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水污染治理实现治标,还需要控污实现治本。“城市本身就是大的污染源,每天会产生大量生活污水。”李增加说,为了遏制工业污水对水体的破坏,这几年,长沙否决污染项目425个;退出重点涉水污染企业92家、涉重金属污染企业66家、小造纸厂126家;依法取缔湘江库区砂场140家,清退采砂船100余艘。

  不遗余力“美水”

  华灯初上,湘江江畔流光浮动,水波粼粼。“水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的名片。治水,不仅要提升水质,还要加强河道岸线的治理,不断提升水的‘颜值’。”长沙市市长胡衡华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于将水留下来、使水净起来,还在于让水美起来。其中,打造湘江两岸夜景就是让湘江美起来的一步。

  胡衡华介绍,除此之外,长沙还开展了河道采砂及河岸整治专项行动,先后拆除湘江库区范围非法砂场140家、绿化河岸7000余亩、打造市民亲水休闲场所100余处。如今的湘江,可谓“一江清水北去,两岸秀色宜人”。

  以湘江为范本,新的治水理念随处可见。位于长沙望城区的东湖湿地公园是一座将生态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湿地景区,园内绿坡柳岸、霞飞鹭栖。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在建设过程中,拆除了周边的违法建筑,清除了淤积多年的污泥,还贯通了东湖与湘江及整个斑马湖片区水体,并尊重场地原始地貌,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植被。曾经的荒林废水变成了城市的“后花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文化娱乐与休闲漫步的空间。

  “将水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打造精品亲水平台,能使水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生态文明,实现人水和谐。”胡衡华说,长沙将不遗余力打造水生态景观,提升水文化品位,让河流与城市共呼吸。(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