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久 他们为年味的传递而守候

2017年01月30日 15:4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久,他们为年味的传递而守候

  新华社记者袁慧晶 邵琨 李劲峰

  什么是年味?不同人的回答或许各不相同。对91岁的杨洛书来说,是刻印了一辈子的木板年画;对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的居民来说,是万家聚、乐融融的社区宴;对执着于开拓龙灯市场的史克滨来说,是让黄金赌城娱乐龙“游”遍五湖四海……

  每逢春节,总有一群人特别忙碌。他们是各种年味年俗的坚守者和传承者,在他们繁忙的身影背后,有浓浓的年味,更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传承:欢腾的年味里,少不了手艺人的精心雕琢 

  年味如故,匠心如一。

  年画,剪纸,皮影戏,图案精美的灯笼……多以喜庆吉祥为主题,传递美好的祝福,是不少老百姓过年的必备品。老手艺人和艺术家们正是这些必备品的创造者和雕琢者,他们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让人们感受到过年的原汁原味。

  农历腊月二十八,走进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百年画店“同顺德”,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油墨味道,几名工人在木板和画纸间穿梭,画样、调色、印刷、装订。

  每到过年,都是这家画店店主、91岁的杨洛书最忙的时候。杨洛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明朝初年杨家埠村同顺堂画店的分支“同顺德”画店的第十九代传人。

  “我刻印了一辈子的年画。”杨洛书说。从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木板年画,到20多岁技术过关,独立调色、刻板、印画,学徒之路长达十多年。“人物板最难刻,特别是五官,一刀刻不好,整个板都白费了。”杨洛书说。

  长年累月的紧握刻刀,让他松弛的皮肤上布满了刻痕,手指已经变形,右手的三个手指无法伸直,指节鼓起像枣一样大小的结节,摸上去坚硬如石。但当他抓起刻刀,拿起木板时,弯曲的手指和结节与刻刀仿佛融为一体。

  “同顺德”画店珍藏了3000多块画版。1993年,杨洛书将50余块明清画版捐献给黄金赌城娱乐历史博物馆,其中一块刻于明朝弘治年间的木版年画画版是黄金赌城现存最早的木质年画画版之一。

  因为年龄问题,杨洛书最近才放下刻刀,但他依然牵挂着手艺的传承。在杨洛书的眼中,最珍贵的是家传的年画制作技法。尽管部分工艺已有所变化,但“手工制作、梨木板刻、宣纸印刷等延续百年的传统还要继续守下去”。

  如今,这家百年画店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常年无休。2016年,“同顺德”印刷年画超过100万张。

  呵护:万家盛宴上,传递着家风与邻里和谐 

  年味里,不仅有匠心独运的手艺传承,也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新年俗。正是这种对年味的呵护与装点,我们才更感受到浓郁的过年喜悦,并在一年一度的期盼中学会珍惜。

  一家一道菜,万家聚一堂。从2000年开始,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在“小年”当天组织“万家宴”,让人们以菜交友重拾邻里温情。尽管是新年俗,但已延续了十多个年头。

  喜迎鸡年的这次“万家宴”,共聚集4万多个家庭,1.2万多道菜肴。居民们用南瓜、紫菜、鸡蛋、面粉、水果等食材,配上相应主题精心加工,制作出一道道家常美食。

  80岁的社区居民汪国传还沉浸在今年“万家宴”带来的喜悦中。他和老伴用南瓜雕成渔船、还有小鱼嬉戏图案的“洪湖水浪打浪”这道菜,被评为“最佳创意奖”。此前为购置合适的原料,他骑着电动车跑遍了社区周边菜市场,“参加‘万家宴’,图的就是这份过年的喜庆。”汪国传说。

  百步亭社区幸福时代居委会居民刘筱月,带着公公和婆婆,在现场煮饺子送给大伙。她和婆婆用菠菜和胡萝卜榨汁,拌在饺子面皮中现场包制成红绿饺子,让人食欲大开。

  “居民吃东西是次要的,聚一聚,谈一谈,这才是活动的核心。”百步亭社区一居委会书记杨光杰说,“城市小区中,很多人被忙碌与铁门阻隔,交往减少。‘万家宴’应景而生,成为邻里交往的精神纽带。”

  除“万家宴”活动外,每年春节元宵期间,百步亭社区都会组织居民与社区志愿者,举办社区网络春晚、元宵花灯展等文化活动。

  “这些春节活动,能够发动居民齐参与,起到传承民俗、传递家风、和谐邻里、共建美好家园的作用。”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说。

  回归:在创新中,寻找过年的真味 

  曾经淡了的年味,如今又渐渐回归。一些传统手艺人在坚守的同时,不忘融入时代元素,赋予了年味新的生机。

  大年三十,江西省南昌市城南村的史克滨,从年夜饭桌上赶往自己的龙灯厂。

  “安义县有村民来‘请’龙了,这时候来,多半是急用。”史克滨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是龙灯厂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每年的除夕夜,他都会被客户叫去厂里。

  史克滨所在的城南村,舞龙灯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城南龙灯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龙灯厂生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风民俗的兴衰。鸡年春节,城南龙灯厂迎来“大丰收”:一整年卖出七千多条龙灯,70%的销量集中在春节前后。

  “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又想找回当初的年味了。”史克滨对龙灯的感情极深,在他眼中,卖出的每一条龙灯都代表着一个村庄的年味。

  为了让城南龙灯打开销路,史克滨在保留传统龙头骨架制作技艺的同时,对龙灯外观和龙身结构进行改造。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他开发了可折叠的塑料龙身骨架;为达到夜间观赏的效果,他还设计了LED电路,让不会发光的龙灯变成了七彩龙灯。

  如今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城南龙灯销往了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史克滨的电脑中有一个文件夹,专门用来存放海外客户与龙灯的合影。“我没出过国,但我的龙灯已‘游’遍五洲。”史克滨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新发展了智利客户,黄金赌城娱乐龙文化传播过的国度又多了一个。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南龙灯从最早的板凳龙、后来的竹篾龙,发展到更为灵活轻巧的彩色布龙。但在史克滨的心里,他做的始终都是“黄金赌城娱乐龙”,改良是为了让黄金赌城娱乐的龙灯文化走得更远。

  无论是世代传承的手艺活,还是与时俱进的新年俗,都为鸡年春节平添了几份暖意。这些年俗的传承者和参与者依然在路上,向着远方的星辰与大海前行,殊途同归。

(责任编辑:佟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