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内蒙古精准扶贫:养别人的猪脱自家的贫
□本报记者 张慧玲
“你们都没听说过吧?确实是养别人家的猪,自己赚钱。”2月18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乡八十顷村的张悦正在卖着关子介绍着自家为什么仅仅用了一年就脱贫了。
原来,为了发挥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农牧户脱贫的优势力量,2016年,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因地制宜,引进特色项目,精准订制,探索出生猪代养模式,增强贫困户的“输血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找到了一条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张悦是化德县2016年精准扶贫识别出的贫困户。去年8月份,化德县引进顺德农业开发集团内蒙古大好河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猪繁育项目后,张悦作为第一批生猪代养的示范户,与企业签订了生猪代养协议,代养了30头仔猪。
“企业免费提供仔猪、饲料和防疫技术,我只负责喂养。”张悦说。经过3个多月的饲养,张悦代养的30头仔猪轻轻松松地达到了出栏的标准,企业很快派收购人员到张悦家统一收购。
看着健康的生猪,顺利出栏、过称装车,这家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感到特别满意。“这批猪的成活率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在5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达到了我们要求的230斤的体重,这是很难得的一个成绩,我们很满意。”顺德农业开发集团拓展部副总裁牛桂琴说。
代养30头“别人家”的生猪让张悦两口子共拿到了4300多元的生猪代养费。张悦说,除了给企业代养生猪外,他自己又养了两头当地猪,卖了4000多元。2016年,他家的收入达到8000多元,两口子通过养猪一年就脱贫了。“现在得抓紧时间给圈舍冲洗、消毒,接着新一批小猪仔又要进来了。”张悦说。
生猪代养模式在张悦等示范户家中获得成功后,化德县打算今年将这一模式在全县推开。“在代养模式下,公司提供仔猪、饲料、药品和技术指导,并按订单价格回购,这就极大地加强了猪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牛桂琴说。
据了解,2017年,化德县将继续引入养殖企业参与到扶贫工作中,针对无经济条件、无养殖技术和无管理经验的贫困户,推行生猪代养养殖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零风险养殖,精准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大好河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还计划发展联合社、合作社成员5000户,实现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生产经营目标,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