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伟委员:该为“新城热”降降温了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青海省主委马志伟(资料图片)
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3月5日讯(记者郭静原 专栏)近年来,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全国各地的新城建设方兴未艾,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113%,远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9%的增幅。这些新城、新区在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升城镇化水平、缓解“城市病”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各省市区县乃至于乡镇频繁热衷于新城、新区建设,在贪大求多的“新城热”中,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新城建设规划、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成为承担巨额债务的债务人,“新城热”带来的一些风险不能不让人忧虑。
“一些新城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却仍采用住宅开发单一模式,土地占用、环境保护、资金压力等系列问题蜂拥而至,也将会影响道路、基础设施等建设严重缩水,埋下了‘城市病’的隐患。”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青海省主委马志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马志伟认为,目前,城市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城小区”大同小异,功能重叠、建设重复,实际是浪费资源;同时,人口集聚力相对减弱,产业单一,布局雷同,就业机会不足,会造成新老城市功能不衔接,居住人员职住分离,很多新城目前尚处在“睡城”“空城”状态,有的成为了“死城”,缺乏活力;此外,盲目规划造成的新城扩张,形成了域内新城密布的态势,容易引发城与城之间的相互竞争,造成“内耗”。
“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城市化,决不只是修几条马路、盖几幢楼房、建几个活动广场、搭几个花园、农民变居民那么简单。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能够吸引到人,还要能够留得住人,更要让留在城镇的人生活质量和品质不断得到提高。”马志伟说。
马志伟建议,要实现2020年1亿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有必要做到三点:一是遵循城市演进规律,科学顶层设计,严控数量和规模。重视和研究大中小城市发展的规律,加快调整地区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从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大中小城市均衡分布、有序流动。
二是遵循“两条红线”,走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要严控土地红线,强化土地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既要控制新城占地面积,也要管好城市人均用地,约束新城建设面积和规模过度扩张;要严控生态保护红线。
新城建设要综合考量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一定要按照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冷静谋划、综合协调、统筹考虑。
三是促进“两个融合”,弥补城市建设“短板”。要强化产城融合,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建设新城,杜绝“千城一面、百镇同业”等违背城市建设发展规律、脱离需求发展的盲目性;要强化“新老融合”,通过规划联动、产业联动、政策联动等,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最大效益,实现新老城市相互补充,均衡发展。
代表委员小资料:
马志伟 满族,1952年10月生,北京市人,高级经济师。现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青海省主委。
更多报道请见 “稳中求进 团结奋进——2017全国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