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赤脚书记”办起一座农场,带富一个村子
此时,金兰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走了过来。只见他光脚穿着拖鞋,裤管沾着泥巴,脸和手臂晒得黝黑。就是这样一位村民口中的“赤脚书记”,用了10多年,把金兰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富裕村。 “穿拖鞋是为了下田方便。”蒋仲良说,如果不是事先约好,在村委会是找不到他的。村里2700多亩口粮田,才是他的“一线战场”。
芳桥街道有9个村,金兰村长期倒数,到本世纪初,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0万元。因为穷,没人愿意当书记。2002年,芳桥街道决定让蒋仲良来试试。此时的蒋仲良正经营着一家家具店,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过得挺红火。亲戚朋友获悉后,纷纷来劝阻:“村里穷得叮当响,当个芝麻官有啥意思?”蒋仲良说,“我在这个村长大,不能看着乡亲们一直穷下去。”
“金兰村是农业村,要增加村民收入,必须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蒋仲良在宜兴率先成立村办合作农场,近400户农户将2780亩土地以承包权入股,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把土地流转出去,除了有固定租金,村民出去打工还有工资收入。”蒋仲良说。
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 资料图
去年,合作农场给农户每亩租金加分红共930元,比周边村高了一半,这意味着村里要承担更大的土地经营压力。为此,蒋仲良自己担任场长,8名村委干部担任分场长,各自承包300亩粮田,按“成本核算、绩效挂钩”方式领取包干管理费用。村里统一购置收割机、插秧机、施肥机等100多台农机,还投建烘房等设施。
夏收夏种期间,56岁的蒋仲良早上5点多就骑着电动车转田,看看哪里水多了,哪里要补种。从开镰收割,到播种育秧,蒋仲良事必躬亲。在田头,他开拖拉机、插秧机,哪里缺人他就去帮忙,每天要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去年秋收20多天连续阴雨,蒋仲良每天都要在烘房工作18个小时。
“什么都自己做,累不累?”记者问。“累啊!但有回报。”蒋仲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雇插秧机每亩230元,自己插每亩180元;合作农场所用化肥、农药用量大,农资费用享受批发价,比普通农户每亩低30元;到外面烘干100斤稻谷要8元,自己烘干只要5元。因为统一耕作、管理规范,2780亩粮田最多只需50名农业工人,每亩劳力费减少约20元。“靠着自己干,再加上农业补贴,去年我们靠种田就为村级经济增加160万元。”
“以前是村干部看着老百姓种田,现在是老百姓看着村干部干活。”66岁的村民徐洪芳对“赤脚书记”满口称赞。去年,徐洪芳家4亩多的承包地入股合作农场,他还和其他40多名村民一起成为农业工人。到年底,除了土地租金4000多元,还有按1小时8元计的工资1.2万元收入,“算算比自己种粮收入高了好几倍。”
“蒋书记脑子活,聪明点子都用在种田上。”村干部瞿新陶领记者去看1000亩高标准粮田,这是金兰村最近搞的“订单农业”,种植的优质稻谷比普通稻谷收益提高20%以上。同时,该村申请的“锦尊牌”大米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今年就能投放市场,售价要在每斤3元以上。
金兰村没有工业,一直是蒋仲良的“心病”。2010年,宜兴市财政拨款30万元给金兰村建设村级活动场所。蒋仲良与村干部们决定放弃这笔钱,转而向上级争取15亩建设用地指标,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建起村里的第一座标准厂房。
由于靠近工业集中区,厂房还没建成便被预订一空,当年便出租获利30多万元。随后几年,金兰村通过运作建成标准化厂房1.1万平方米,引进企业40多家,每年出租获利100余万元。
金兰村家底渐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5万元。村里的机耕路都被水泥路取代,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宽敞明亮,全村都用上清洁的秸秆气。说起这些,村民们直夸蒋仲良是带民致富的好书记。
新华日报记者 浦敏琦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