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农民工两登北大讲堂: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

2017年09月07日 09:33   来源:工人日报   

  9月2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开学典礼上,1300多名新生聆听农民工黄久生的故事。

  9月2日,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内,1300多名光华管理学院的新生在“开学第一课”上,聆听了河南信阳潢川县农民工黄久生的故事。

  北京大学的讲台,对于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经理、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黄久生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9月,黄久生就“破天荒”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录取。作为新生代表,他在那一年的开学典礼上发言,一时在校内外引发轰动,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2016年,黄久生毕业了。今年,作为开学典礼上唯一获邀的校友,他再次登上了演讲台。

  “小时候,乡亲们给我做的每双布鞋,给我端的每碗饭,都让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我的血脉中流淌,一辈子都不会忘。”时隔4年,他孝敬孤寡老人、反哺家乡父老的故事依然令人为之动容。台下,新生们不断用掌声对他表达钦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很早就外出打工了。”黄久生说,母亲早逝、家境贫寒,冬天他舍不得穿鞋,忍着“冻得骨头缝都疼”的寒冷,打赤脚也要上学,靠捡柴换学费,在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的扶助中长大。

  18岁就辍学到建筑工地打拼的黄久生,比一般人更加感觉到知识的重要。“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工地打工也一样。我始终没有忘记学习!”黄久生说。

  凭着一股子韧劲,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的间隙,黄久生靠自修完成了建筑专业大专和本科的课程,这让他在建筑领域站稳脚跟。尤其是他参与设计的工程,多次获得“鲁班奖”,踏实勤劳的他渐渐用双手积累起了财富。

  富裕起来的黄久生没有忘记家乡。从1996年开始,每年春节,这个当年靠吃“百家饭”长大的穷孩子都会满载年货回家探望,到现在已经坚持整整21年。

  2008年,黄久生又出资兴建了家乡第一座敬老院,之后他就成了700余位孤寡老人的“儿子”。20多年来,逢年过节他都会为家乡数百名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棉衣和现金。同时,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等出力,为家乡和社会累计捐款达1300多万元。

  在郑州打工多年,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帮助农民工讨薪维权,黄久生成立了“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让农民工党员从此有了“娘家”。

  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之以恒献爱心,让黄久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但他心中始终有继续求学的愿望,尤其是到大学校园真正接受高等教育,与一流的专家教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现实中,特别是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后,投奔黄久生这个党支部书记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如何服务好他们、带领家乡在外务工人员一起致富奔小康,常常让他感到“本领恐慌”。

  “必须系统学习管理知识,才能更好发挥驻外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领头雁’的作用。”偶然的机会,他萌生了去北京大学学习工商管理的念头。

  然而,因为学历低,他前两次申请北京大学EMBA都被拒绝了。2013年,不甘心的黄久生在第三次申请时,通过展示自己几十年来不断感恩乡亲和回报社会的突出贡献,以及坚持不懈的韧劲,最终,他走进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课堂。

  如今,在黄久生的带领下,农民工党支部为大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据不完全统计,黄久生已带出家乡信阳籍的农民工1.2万多人,还依托农民工党支部为农民工讨要工资达3000多万元。通过农民工党支部找到工作,并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1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3亿多元的劳务收入。

  因为一直为农民工代言和服务,2016年10月,黄久生成为河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这也是河南首次出现农民工兼职省总工会干部。

  黄久生说,这些年来,不管有多少荣誉、多大荣誉,自己始终有个定位,“我还是那个潢川县晏岗村出来的农村娃,还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永远是名农民工党员!”(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苗卉 晏乾坤 文/图)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