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首例 佛山利用机器人完成骨科手术
手术正在进行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文吉 通讯员张键怡、冯灿图文报道:昨日(19日)上午,记者从佛山市中医院获悉,近日,医院成功利用机器人完成骨科手术,这也是目前华南首例机器人辅助骨折固定术。记者了解到,通过机器人的智能辅助、精准定位,医生将空心螺钉准确打入骨折部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手术时间缩短了大约一半,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损伤以及术中辐射,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目前,佛山市中医院还计划创建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
新鲜:机器人上阵精准定位耗时省一半
记者了解到,患者陈先生不慎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需要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9月16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主刀医生由佛山市中医院院长刘效仿担任,多位医疗技术骨干也参与了手术。当天,手术室里的新面孔——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已提前进场准备就绪。
当时,骨科手术机器人派上用场。它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光学跟踪相机、六轴机械臂和机器人操作系统。手术现场,患者的骨折影像通过C型臂X光机被同步传输至机器人操作系统。
刘效仿开始在系统屏幕上设计空心钉的植入路线和位置规划。做好规划后,机器人在接收到指令后开始运行,根据设计好的进钉路线,机械臂自动伸展并将安装在“手臂”末端的套筒精准定位到患者皮肤表面、空心钉导针轴线位置。
随后,刘效仿沿着套筒向患者骨折部位钻入2.8mm导针,之后通过X光影像扫描检验导针位置与前期规划是否完全一致。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机器人再次运转,定位到第二根导针进入的位置。医生在机器人的引导下,钻入第二根导针。经过扫描,两根导针进入的深度和角度均与前期规划完全一致,最终,两枚直径7.3毫米的空心螺钉顺着导针的指引被准确拧进骨折部位,顺利实现微创内固定。整个手术实际只花了20分钟,是传统手术耗时的一半左右。
点赞:降低医患辐射 减少患者二次损伤
刘效仿表示,手术效果令人满意。他说,以往的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医生通常是凭借经验、手感、空间想象和术中反复的X光透视验证导针进入的角度和深度来完成操作,手术操作困难,且风险较高。
“经验丰富的医生可能至少验证3到5次,经验较少的甚至可能要验证十几二十次,导针调整的次数越多,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越大,同时医患接受的放射线辐射也会随之增加。”刘效仿表示,有了机器人后,医生可以在电脑系统一次规划多枚螺钉路径,并在机器人的引导下精准钻入导针。整个手术基本上仅需要在术前复位、术中定位、螺钉进入后这三个环节获取图像便可,X射线辐射总量大幅降低。
关节专科主任周观明比喻骨科机器人为精准导航仪,“就好像你要开车到某个地方,开到哪里去,首先要建立地图,就是术前对手术部位扫描得出的图像,第二步要确定目标,第三步是规划路线,这些都可以通过机器人电脑系统进行,第四步就是开车,在机器人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将‘车’精确地‘开’到最理想的地方去。”
据了解,除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对于骨盆骨折的病例治疗也有极大的辅助价值。“由于骨盆里有较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而且骨盆髋臼解剖形状特殊,如果医生经验不足,不敢轻易实施该类手术,有了机器人保障精准性和安全性,这类手术的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周观明说。
计划:将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
据介绍,这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名叫“天玑”,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开展脊柱全节段、骨盆骨折及四肢骨折手术的骨科机器人。
据了解,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精确度达到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并具有减少失血量和术中软组织创伤等优势。如今该机器人已经在国内30多家医院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了3200多例手术。佛山市中医院此次实施的为华南地区首例,应用的“天玑”是第三代、也是最新一代机器人。
刘效仿表示,骨科手术机器人除了精准高效,还大大缩短手术医生的学习曲线和手术经验曲线,使不同年资的手术医生能做出同样高品质的手术。佛山市中医院第一步将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创伤骨科手术中,接下来将扩展至脊柱、关节等环节。
目前,佛山市中医院还计划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创建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制定临床指导方案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相关培训,进一步扩大骨科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和提高应用质量,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