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加入合作社 脱贫有指望 云南省农民合作社已达4.4万个

2017年12月03日 07: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徐元锋

  编者按: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同样,贫困地区稳定脱贫也离不开产业带动。贫困地区通常自然条件不佳、农业基础薄弱,贫困群众通常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低,现实起点低与现代农业产业的高要求存在矛盾。在贫困地区如何寻找适合的产业,如何建立更加高效的组织形式,如何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本报记者深入贫困地区,近距离观察实现产业兴旺的实践与探索。

  一棵山嵛菜,富了彝族村。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炼铁乡纸厂村,是个海拔近3000米的高寒村,以前只能种土豆,穷得叮当响。如今,村里种了2000亩山嵛菜,惠及39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去年,全村卖山嵛菜收入600万元,亩均4000多元,山嵛菜成了民族山区“脱真贫、真脱贫”的致富菜。

  “咱家能脱贫,亏了昆明川大公司和村里余灿辉的合作社。”纸厂村陆家组的陆解三说,“没企业这菜卖不出去,没合作社这菜种不起来,脱贫就更没指望了。”

  “种起来,卖出去”,纸厂村的产业扶贫之路,是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大省云南的缩影。现代农业如何在穷乡僻壤扎根?千百年来的“穷骨头”怎样挑起致富担?彩云之南的经验,是持之以恒地发展合作经济,把农民组织带动起来。近期云南省又决定,让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47万贫困人口铺平致富路。

  合作社既提供统一服务,也有更大市场话语权,联结起小生产和大市场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同时面临两重境遇:一是资源十分富足,生物王国的物种条件、海拔从100米到6000多米的气候光热多样性,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高原特色农业风生水起;另一方面,云南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农业设施基础薄弱,尤其山区综合性、素质性贫困突出,山里人缺乏市场意识和历练。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已成为制约贫困群众增收的最大瓶颈。”临沧市主要领导在全省交流时说,“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的核心和基础。”破解现代农业要求高与现实起点低的矛盾,近年来云南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据农业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达4.4万个,比上年增长了25%;193万余户农民入社,有四成多农民直接从合作社中受益。

  在乡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条条式”的能人创办型,由专业大户和经纪人联合同一产业链的农户建立合作社;有“块块式”的基地创办型,即依托产业基地的产销优势组建合作社,多以企业牵头为主;还有依托村级组织建立的协会或合作社。

  云南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引导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一家一户的农民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除了将自家地里的农产品交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如今随着土地流转和产业扶贫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股份合作和劳务合作正在云岭大地兴起。

  会泽县是贫困县,目前这里单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有160个。这些合作社依法成立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三会”治理结构,内部管理有模有样,对农户实行“种苗、物资、技术管理、加工分级、收购销售”统一管理,破解了传统农业“小散弱”困局。会泽县委书记梁志强说:“有了蓬勃发展的合作经济,到2019年会泽将再多养50万头猪。”

  玉溪通海“洋丽人”桔梗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花农加入合作社好处多多。通过统一采购,去年社员每亩生产成本少投入3000多元;合作社销路广,还能与收购商平等谈生意,多数花农入社后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合作社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既培养了懂管理会经营的乡土人才,又锻炼了连起市场的新型农民。

  财政奖补、金融支持、涉农资金有效监管,为合作社发展保驾护航

  “合作社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能有效解决现代农业在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云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云南的合作经济发展层次还比较低,亟须政府‘扶上马送一程’。”

  近10年来,云南省一直大力扶持乡村合作经济发展。去年,省政府又专门出台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力争达6万个以上,农户入社率达到三成以上,培育1万个县级以上的示范社。今年,又针对合作经济促进产业扶贫出台规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带动贫困户50户以上的,给予20万元奖补。

  云南各州市、县也纷纷出台政策,扶持规范合作经济发展。大理州筹措资金1.6亿元,按每个村不低于30万元的标准,成立617个“互助社”,让农民有“自己的银行”;州县纪委监察部门紧跟涉农资金使用,今年1至9月,全州办结扶贫领域线索116件,也为合作社发展保驾护航。临沧市与32家金融机构合作,发放新型经营主体贷款51亿元。昭通市与省农垦集团合作组建市农业投资公司,土味浓郁的合作社、龙头企业成了合作对象。

  在红河州泸西县,一半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县里出台了行政助推合作社全覆盖的方案,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项目,设立融资平台为合作社“输血”。县里还鼓励合作社争取政策支持和对外融资,并将合作社借款折成股份,社员自愿认股,保证保本付息,激活了乡村金融的一池春水。

  有了各种资金项目“阳光雨露”的滋润,云南一大批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昭通市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之后一直受益于政府项目资助,2014年得到南方草地畜牧业项目支持,2015年争取到“行政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100万,2016年又得到昭通市农发行的扶贫贷款项目资金500万元。琦鑫合作社现有1160户成员,去年末产值过千万,发展成了“省级示范社”。

  因地制宜推进产业脱贫,产业收入占脱贫家庭收入超50%

  云南有447万多贫困人口和88个贫困县,都在全国排第一位;有深度贫困县27个,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贫困发生率高达三成左右。云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达12.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4%,自我发展能力和动力可想而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合作经济吸引贫困户参与脱贫,又降低了他们的市场风险,正大有可为。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云南省委、省政府酝酿出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意见,把创新帮扶模式、发展合作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在贫困人口占全省1/4的昭通市,把产业发展和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合作社结合,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组织化实现标准化,以标准化支撑品牌化。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在昭通市鲁甸县,20多万亩花椒树实现产值7亿多元。鲁甸地震的震中龙头山镇,近15%的贫困人口都与花椒产业有关。镇里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争取资金300多万元扶持加工龙头企业,解决了销售难。“小花椒”不但为灾后重建“撑了腰”,还带动贫困户共增收500多万元,户均增收1万多元。

  大理纸厂村陆解三一家5口人,是2013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山嵛菜合作社后,2015年脱贫。去年以来,大理州注入产业扶贫资金60多亿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产业帮扶项目,产业收入平均占到脱贫户家庭收入的55%,带动30多万人增收,年人均增收1720元。这其中,都有合作经济的影子。

  如今,每天早上8点多,会泽县驾车乡贫困户杭久芝老两口都会到合作社“上班”,一天俩人能赚200多元。和杭久芝一起干活的高菊珍,也摘了贫困户帽。她把家里40多亩靠天吃饭的山地租给合作社,再加上5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分红,最近全家在商量盖新房了。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03日 09 版)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