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权保护迈出一大步,内容创业之春开始回暖
12月6日,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开发“原创声明”与“留言”功能,所有公众号内容运营者均可使用“原创”功能。
据了解,全面开放后,公众号运营者登录平台,会出现“原创声明”及“留言”等功能插件,可直接使用。
微信原创功能开启内测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在打击抄袭行为、保护原创作者和内容上无疑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早期获取原创功能邀请的门槛略高,比如要求运营的帐号需达到一定注册时长;公众号文章的原创度超过80%;原创文章数量达到一定的内容贡献程度等条件,对于大量腰部、尾部原创者和新手来说并不算友好。
此次微信公众平台宣布全面开放,势必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微信方面也表示,“原创声明”作为内容平台的基础能力,应该开放给到所有人;使更多公众号运营者受益,更多优质原创内容得到保护。
内容创业者的春天远未结束
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5年时间,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突破了2000万;而这5年间,微信公众号的崛起也造就了内容创业风口,尤其是微信的开放策略,吸引了大批原创作者在平台上源源不断输出优质内容。
然而随着平台上的公众号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参差不齐,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少数头部大号的竞技场。比起写出优质内容,更多人关心的是如何制造出100000+的爆款文章。这也让不少中长尾自媒体开始质疑红利期已过,“内容为王”或将沦为一句口号?
诸多内容社交平台如今日头条、知乎、微博等都在加码押注内容赛道上的比拼:知乎上线知乎live、值乎等产品,主推内容付费;今日头条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扶持平台内1000个拥有一百万粉丝的账号;微博上线V+会员计划,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新的变现渠道。
但随后发生的今日头条挖角知乎300大V、微博斥责今日头条擅自抓取内容等纠纷,都表明这场内容大战本质上还是围绕头部内容的争夺,大V和KOL成为各平台内容红利的既得利益者,最需要平台补贴的中长尾内容创作者们反而未受到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平台运营者的版权保护计划无疑是一大进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逐渐开放原创功能,释放红利给到更多腰部和尾部的优质自媒体,进而弱化了内容平台的马太效应,逐渐发挥长尾效应。
通过这一次能力的开放,所有优质的原创运营者都能受益于微信对原创帐号的扶持政策,包括留言功能,增强粉丝与作者互动、强化用户黏性等等。
与此同时,微信官方对原创违规等侵权?为的处罚机制也做了相应调整。针对首次违规的处罚机制调整为首次违规将短封7天原创能力,与平台恶意对抗将短封15天起,根据恶意程度可再增加处理。
从结果上看,微信加大了对抄袭、侵权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抄袭成本变高,或将进一步遏制平台上的“伸手党”、“复制粘贴党”、“做号者”。
通过建设开放、平等、健康的内容生态,激励原创作者更好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创作。
走在行业前列的微信任重道远
互联网为内容创业者打造了一个开放的创作环境,但也正是因为开放,简单的复制粘贴、恶意的抄袭已是司空见惯,让不少兢兢业业的自媒体号运营者头疼不已。
作为国内最大的内容平台之一,微信是最早推行原创保护机制的。早在2014年4月,《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的出台,就正式对微信公众帐号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对于未经授权发送他人原创文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首次出现将对违规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多次出现或情节严重的将对违规公众帐号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
但鉴于当时原创保护机制的尚未完善,因版权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公众号“中山暴风科技”因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公众号“中山商房网科技”的作品遭到对方起诉侵犯其著作权,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1元钱。也在舆论上引发了关于“转发他人微信文章是否属侵权行为”的讨论。
鉴于此,微信开始逐渐完善平台的原创保护机制。2015年,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了原创声明功能,系统会自动对原创文章添加“原创”标识;当其他用户在微信公众平台转发已进行原创声明的文章时,系统会为其注明出处。此外,不管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均有侵权举报的入口,对于抄袭、假冒等侵权行为,微信团队始终采取的是“零容忍”态度。
随着内容产业的兴起,内容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各家内容平台也纷纷开始跟进微信的原创保护机制,利用机器判定、人工审核两大手段保护原创内容。
据了解,目前通过机器识别与人工审核的方式,微信团队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完善的处理体系,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平台上出现的违规情况。
今年两会期间,马化腾也强调了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表示要加强版权保护,加大打击利用各种新兴技术手段侵权盗版的力度;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优质原创内容创作和产业创新。
保护原创内容,受益的不只是微信公众平台内的自媒体人。内容创业的浪潮下,唯有各家内容平台携手努力,净化行业不正之风,方能为优秀的内容创业者营造一个开放、平等、健康的创作环境,促进内容创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