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湖南省张家界永定区:全域旅游坚定脱贫信心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世界奇观“武陵之魂”的天门山、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门洞,还建成了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天门山索道。永定区也是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和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2016年底仍有68个贫困村3.45万贫困人口。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须有新担当。区里将做实做细精准脱贫,做精做美全域旅游。”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告诉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他们正加速构建以贫困户为主体,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天门山文化旅游产业园、西线茅岩河旅游区为两翼,以四条乡村旅游带为支撑的“一核两翼四带、三产融合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格局。
打造文化旅游经济强区
从永定城区驱车到王家坪镇石堰坪村,沿途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石堰坪里,保存完好的百年吊脚楼依山傍水,层篓舞、蓑衣舞、扬叉舞、高花灯等民俗韵味悠长。2013年,“石堰坪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堰坪村逐渐成为热门的乡村旅游景点。开办“楼屋客栈”的石堰坪村村民全喜平告诉记者,仅去年春节前后1个月时间,楼屋客栈的营业额就达到20万元。
张家界旅游主要以山岳型景观为主,在永定区有代表性的景区为天门山景区和老道湾景区。2017年,永定区组织实施178个重点项目,让大景区成为旅游大龙头带动贫困地区兴旅富民。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景区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永定区规划编制了“沅澧山水”“武陵民俗”“峰林峡谷”3条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并纳入湖南省12条乡村旅游线路之中;投入1636万元,依次建设10条乡村旅游精品富民线路,直接覆盖17个乡镇(街道)、24个贫困村……将永定区美丽山水串联成线、成片,带来众多游客,也为贫困群众带来致富机会。
深山土货成抢手货
27岁的全子恒原是石堰坪村里的贫困户,从职校毕业后到上海打工。近几年,借着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他从上海辞工回村,开办了“石堰坪土特产”淘宝网店,销售鱼腥草干、野生葛根粉等当地特产。在永定区大力扶持下,这些大山深处的“土货”,逐渐成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抢手货”。2016年全子恒的网店销售额超过10万元。
近年来,永定区探索与旅游市场紧密接轨的模式,发展旅游商品产业集群,通过发展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2014年入驻当地旅游商品产业园的森林之花土家鞋业有限公司用老丝瓜瓤作原料,在传承土家手工布鞋工艺的基础上,研发生产丝瓜瓤保健布鞋。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在沅古坪等乡镇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丝瓜种植基地,为50户农户创收提供了平台,其中贫困户有37户。公司还招募了近200名农村妇女手工纳鞋底,吸收10多名残疾人和贫困人口就业。
贫困村民成上班族
49岁的刘家兵是永定区双峡村人,此前一直以种地为生。2008年张家界天门狐仙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流转了双峡村的土地,投资上亿元打造以高山峡谷为背景的实景音乐剧。自2009年开演以来,刘家兵和几十名村民当上了群众演员。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秦昭艳介绍,公司现有演职员工430人,为双峡村提供各种就业岗位100多个。
目前,永定区有大小旅游企业800余家,永定区通过多渠道引导,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田间地头走进景区、酒店,转换成服务员、讲解员、保安员等“新身份”。据永定区人社部门统计,2016年,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69897人,占城区就业总人数的79.54%,其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贫困人口所占比例为30%。
如今,旅游已成为永定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旅游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以上。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收获到旅游带来的“红利”,已有18个贫困村出列、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8.9%。(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 刘 麟)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