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代表做客“中经两会之夜”访谈节目———开放创新跑出加速度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熊晓冬(左二)、林水栖(中)、李秉记(右二)、刘若鹏(右一)做客“中经两会之夜”,为新时代广东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献计献策。 张相成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日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晓冬,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湛江市工商联主席林水栖,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李秉记,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若鹏4位全国人大代表做客“中经两会之夜”访谈节目,围绕“改革开放40年,广东再出发”建言献策。
新起点:创新驱动再提速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创业精神,有敢想敢干的拼搏精神,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有创新的精神。”林水栖代表说,未来广东传统产业的创新转型升级将会加快,广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也会增强。
熊晓冬代表是一名“新广东人”。作为科研工作者,她深切感受到广东的包容性和对创新的支持。她认为,多年来广东经济走在全国前列,与广东人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好的经验与创新成果密不可分。
“科技创新对于广东省产业的升级换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今,广东正处于发展的新起点,还要继续保持这种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勇气,淘汰落后产能,给高新技术产业留出更多空间。”熊晓冬代表说。
李秉记代表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近年来,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真正让广东、让深圳有了科技创新,孵化出了创新企业。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不创新就不会拥有可持续竞争力,就只能处于整个产业链最低端,就必然会落后甚至被淘汰。”刘若鹏代表说。
新挑战:补齐区域协调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林水栖代表深感振奋。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应进一步缩小农村和城镇的差距,需要大力促进农村发展。”林水栖代表说,振兴乡村的出路就是吸引人才,让有技术的人才到乡村去发展。
“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广东也很突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熊晓冬代表说,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产业,让农村有能力持续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李秉记代表建议,补齐区域发展不协调这一短板,需要加强政策保障,特别是做大县域经济。要看到,珠三角和大湾区的优势是经济基础好,但资源优势不明显,应制定出台相应政策,更加充分地兼顾欠发达地区,让粤东和粤西这两翼飞起来。
新机遇:大湾区崛起正当时
今年两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热门话题,被视作广东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化开放合作的重大机遇。
李秉记代表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离不开创新,首先要破除政策壁垒,解决大湾区里科技创新中心落地的问题,吸引更多的高校和重点实验室来大湾区孵化。
熊晓冬代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粤港澳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大湾区建成后会拥有一个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效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其实,粤港澳各种发展要素已经很齐全,只是没有融合起来,如果区域内人才、产业等各种要素能更好流动起来,这个湾区的建设就无可限量。”熊晓冬代表说,比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以为广东省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她提出,广东在政策扶持、政府提供服务、城市品质提升方面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刘若鹏代表同样认为,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几个城市已经具有非常好的经济基础,大湾区具备了经济发展的全要素。接下来要真正扩大高品质的教育科研、科技、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规模,为整个大湾区发展储备足够的尖端人才。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广东会诞生一大批新兴创新企业,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借助香港、澳门、深圳等国际知名城市,成为全世界的独角兽企业。(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 陈莹莹)
观看更多的中经两会访谈视频请扫二维码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