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生态文明建设的胶州样本

2018年05月21日 11:43   来源:《审计观察》杂志   曹伟

  作为黄金赌城东部沿海开放城市,胶州市是青岛地区最早开埠之地,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位于山东省前列。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依靠“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态、环保、资源、土地等要素制约越来越严重,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逐步显现。

  近年来雾霾天气时有发生,接到的环境污染信访件呈现增长趋势。“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群众对当前我市的生态环境还不是很满意。”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在接受《审计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发展要素倒逼下,我们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和‘要生态’绝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一对共同体。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绝不能只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绝不能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对此,胶州市采取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环境、加大河流治理力度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措施,为实现“两山论”在胶州的落地生根做出了创新探索,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胶州样本。

  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按照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要求,胶州转变发展思路,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市发展的重大工程,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应有之义,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胶州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一方面,在重点功能区的建设上,始终注重生态引领。胶州坐拥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四大“国字号”平台和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一个省级平台,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坐拥四个“国字号”平台的县级市。这五大发展平台是胶州项目建设的集聚地,也是胶州未来发展的主引擎。这五大发展平台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始终注重生态引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要坚持“高端、新兴、智慧、生态”的理念,截至目前,所引进的132个总投资1510亿元的大项目,没有一个是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企业。同样,国家级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出要按照“港城一体化、全域空港化、空港国际化”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全球视野、生态智慧、高端高效”的理念,引进的胶东空港综合保税区等20个总投资740亿元的大项目,全部为临空型新兴产业项目。

  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始终坚持“一业一策”。胶州是工业强市,全市共有8000余家工业企业,囊括了18个行业360多个门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95家,位列山东省首位。锅炉辅机、锻压机械、电力设备、木器家具、食品加工等诸多传统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掌握着市场话语权,是全国重要的铁塔、大型锅炉生产基地,拥有铁塔生产许可证企业过百家,占山东省的67%,冲天炉、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风电塔架等多种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伴随着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园区配套低质化、项目低端化、竞争同质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产业急需转型升级。

  为此,胶州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为目标,依照“一业一策”对所有传统产业进行细分梳理,引导能整改的成长型企业统筹推进国有资本、产业基金、股权激励。制定出台《关于激励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通过“机器换人”等方式转型升级。整改不到位或没有整改能力的,坚决淘汰关停。据介绍全市一共淘汰了300余家落后产能企业,关停了244家“散乱污”企业。

  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这为胶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胶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友玉向记者介绍指出:“具体到胶州而言,将紧紧把握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这个内核,着力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力争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走在前列。”

  正是得益于绿色发展,胶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全市PM2.5、PM10浓度分别下降13.3%、7.5%。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新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8%,居青岛市首位。

  以“厕所革命”为抓手解决民生环境问题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宁静的环境、美丽的景色等。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对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进行了表彰,胶州市光荣上榜,并居50个新获此称号的县级市(县)首位。

  “创建文明城市并不是单纯拿块牌子,真正要为民办实事、让百姓得实惠。”孙永红在向记者介绍时指出,自2014年被确认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胶州确立了“创文明城市建美丽胶州”主题,树立“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理念,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协同推进治水、治污、治厕、环卫保洁、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十分显著。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我们的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容集中整治了,垃圾统一处理了,文体小广场建起来了,改厨改厕也完成了,2016年还通上了天然气,实现了集中供热。”李哥庄镇纪家庄村村民王兴迁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推动下,胶州实现了卫生洁净村100%全覆盖,建成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745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91.9%,同时,还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92个、特色村16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多次强调,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可以说我们的农村改厕工作打造了一个‘胶州样本’。”张友玉对记者表示,全市12万户改厕任务仅用一年全部完成,成为全省首批、青岛唯一的农村改厕全覆盖城市。2017年9月24日,在山东沂南县召开的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省领导为青岛胶州市等24个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县颁发认定奖牌。

  在胶州市爱卫办主任刘希暖看来,“厕所革命”是厕所文明和观念的革新,农村改厕工作,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村产业密切相关。

  “在胶州,农村改厕,政府埋单,村民不花一分钱。”刘希暖说,每改一处旱厕,费用在1100元左右,主要包括便盆、化粪池,还有施工费用。其中,青岛市财政补贴400元,胶州市财政和镇办财政按照1∶1比例,各自补贴350元;对于省级贫困村,则由青岛市和胶州市共同负担,镇办财政不再出资。从2016年开始,胶州市将农村改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在全市12个镇办掀起“农村厕所革命”,在青岛率先完成农村改厕工作。

  记者在胶州市胶东街道大麻湾二村村民法信香家中看到了改造一新的家庭厕所。厕所内贴上崭新的瓷砖,装上抽水马桶,和城里的卫生间并无二致。新厕所不但美观,而且还建起了三格式无害化化粪池。经过第一池和第二池的过滤,第三池几乎没有异味。据了解,自农村改厕工作开展以来,胶东街道仅用半年时间,便对实施改厕的47个村庄进行了全面改造,共完成改厕14110户,完成率达100%。

  在改厕的后期监管方面,胶州市创新性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改厕工作验收,全面检验改厕完成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起具有胶州特色的厕所管护新模式。

  为高效、便捷、准确地管护卫生厕所,记者在胶东街道看到,他们已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智能手机端,创新引进了胶东厕污智能管理系统,即通过1部手机、2台电脑实现卫生厕所报抽申请一键式受理。

  “河长制”管理体系为河流治理保驾护航

  大沽河是青岛的母亲河,而大沽河胶州段由于地势较低,成为了天然的泄洪区,雨水多发季节极易引起海水倒灌,导致胶州市区河水、雨水被滞留在大沽河西岸无法下泄,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胶州市委、市政府克服土地调控严格等困难,总投资24.43亿元实施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防洪能力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在青岛市13次观摩考评中全部夺冠。

  与此同时,胶州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将大沽河打造成生态旅游度假区,将大沽河良好的水资源与胶州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全面实施“一厅三区五小镇”提升工程,大沽河博物馆、孔子六艺文化产业园等一大批优势项目先后落地。2017年以来,举办了全球同步祭孔等10余场大型活动,吸引游客130万人次,全面打造青岛新城市客厅,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在治理大沽河的同时,胶州市委、市政府为提升河道水质,在青岛市下辖十区市率先实施“河长制”,市委书记、市长为全市总河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市长为副总河长。河流所涉及镇、村干部分别担任相应河长,初步构建起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河长体系,全面落实各级水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加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干部离任既算“经济账”也算“生态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胶州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即是一种“严格”的举措。通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胶州共查处问题256个、问题资金16.23亿元,完成问题整改189个,向有关部门移送处理问题29个,21名党政干部因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不到位被问责。“审山、审水、审空气”已成为胶州市领导干部离任必须经过的一关。

  “长期以来,从上到下都存在唯GDP的政绩观,很多镇(街道)的领导干部为了搞一点政绩,热衷于招商引资,项目引来了不少,但高污染项目也随之而来,GDP上去了,政绩有了,但绿水青山没了,环境被糟蹋了。”孙永红对记者坦言。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胶州创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先后组织召开7次市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016年以来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办法(试行)》,出台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成为山东省率先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县级市。

  “胶州自然资源丰富,不但具备山、水、林、矿等常规资源,更拥有18.63公里海岸线。多年来,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市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县级市第一名的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出台为契机,继续开启新时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张友玉对记者表示。

  胶州市创新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领导干部离任时,不仅要进行经济审计,也要进行生态审计,生态审计出现问题同样需要追究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强化对生态环境重视,目前很多领导干部都主动邀请审计局进行审计。

  金冠韵河是山东胶州市李哥庄镇着力打造的一条景观型城市内河。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条河却成了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水沟,水体黑臭、污染严重。

  据介绍,生态审计重点围绕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要求,依法依规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方面的政策落实、责任履行、开发利用保护、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

  “以前审计主要是算经济账,现在新增了一笔生态账。”李哥庄镇负责人说,这就要求大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切实提高各类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

  根据针对金冠韵河的审计建议,李哥庄镇政府采取了加大污水管网铺设力度,集中收纳沿河污水,改造污水提升站等一系列措施。同时,重新修改并实施了河道改造规划,清淤护岸、种植芦苇,所有污水必经污水厂处理才能排放。

  胶州市审计局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心主任王东告诉记者,如今的金冠韵河彻底摘掉了黑臭水体的“帽子”,变成“清水涟涟”,成功转型为湿地生态系统,河水水质提升至IV类。

  胶州市审计局局长于江宏说,胶州正在逐步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将其与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政策跟踪审计、专项绩效审计等相融合。目前,胶州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胶州实际的审计规范,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理论、审计方法、评价指标、结果运用等。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轮岗、免职、降职、辞职、退休前,纪检监察、组织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均可提请对其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通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全覆盖”,胶州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了算好“生态账”“效益账”的重要意义。得益于审计试点形成的思想共识,截至2017年底,根据审计结果,胶州市放弃高能耗、存在潜在环境隐患项目16个,拟投资额达72亿元;关停污染严重的李哥庄电镀工业园以及石子矿等20多家生产企业,淘汰燃煤锅炉400余台;共整改审计发现的生态环保问题189个,实现了“整改一个问题,促进一片规范”的综合效应。

  孙永红表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经验逐渐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认可,“损害生态终身追责,绿色发展政绩加分。”正成为胶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一种新常态。

  来源:《审计观察》杂志 记者 曹伟

(责任编辑:何欣)